第80章 暴雨来袭 (第1/2页)

6月12号上午,雨水再次降下。 这次,直接就是暴雨,一下就是大半天。 期间,在文家坝上负责水文监测的水利部门人员,曾给洪区镇政府打过多次电话,通报洪河水位的情况。 文家坝上负责水文监测的人,一般都是洪区镇当地的人。不过,他们的工作关系,却不在洪区镇,也都不在临河县。他们直属于洪河治理委员会,工资也是洪河治理委员会颁发。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碰到什么事,文家坝水文站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洪区镇。 洪区镇接到他们的电话,也从来不会推诿迟疑。因为洪河一旦出现险情,倒霉的,首当其冲的就是洪区镇。 而且,这涉及到政治态度问题。 若因为洪区镇的原因造成了险情的发生,上面必然会严惩洪区镇政府。 在洪区镇政府上班的一般人员,对文家坝水文监测站的人都很羡慕。 因为他们的工作很清闲,每年就雨季两三个月才忙碌一些,更是几年才碰到一次大事。而且他们的工资待遇远比洪区镇政府里的同级别人员要高很多,且从没有拖欠工资的情况。 但是,水文站的三个人却很谦虚,说他们基本上是一辈子就钉在了这里,而且基本都升迁几乎无望。 水文站的人所说的,倒也是事实。 自进入雨季后,洪区镇的防汛指挥部就启动了。 书记陈恩奎亲自挂帅,任总指挥。高大鹏则担任副总指挥。 几乎其余的镇领导,也都在其中,担任各种小组的组长。 吴凤超是除了镇长外的镇常委中年纪最轻的,担任抗洪抢险小组的组长。 按理说,洪区镇政府里面的男性工作人员,不超过三十五的青壮年,都应该在抗洪抢险队里面。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 试点小组的三名男组员徐连强、胡平、彭晓山,都在试点村组里蹲点,自然无需加入。 另外,党政办三名混饭吃的关系户,虽符合条件,也没有加入,而是和那些老弱病残及女性一样,成了后勤人员。 吴凤超很欣赏苏华平和苏昊,就任命两人担任副组长。 在镇政府每次接到水文站的通报后,吴凤超都会立即给农经站打电话,告诉当前洪河的水位情况。 而苏华平或苏昊,就会给每个行政村打电话,将水位情况通报下去。 文家坝的水位涨的很快,大半天的功夫,已经上涨了两米。这说明,洪河上游也遭遇了强降雨。 傍晚时分,暴雨小了一些,但依旧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到八点多钟,中雨再次演变成暴雨。 直到苏昊睡下,暴雨都没有变小的趋势。 半夜,苏昊醒来后,听到窗外那雨声依旧喧嚣。 大清早,心中有事的苏昊就早早醒来。 此时的外面,雨水已经明显变小,只剩下沙沙的声音。 看看表,此时才刚过五点。苏昊快速穿上雨衣雨鞋,就向外走去。 文家坝距离镇政府不到五百米,苏昊准备去闸上看看。 来到大堤上,苏昊看到洪河里那浑浊湍急的河水已经距离大堤上沿不过五六米,发出哗哗的声响,向下游奔腾而去。 还没走到闸上,苏昊就看到一个穿着雨衣推着自行车的人正向自己这方向走了。 “陈书记,早。” “是苏昊呀,你这个年龄竟然也起这么早。”陈恩奎惊讶道。 苏昊眉头微皱道:“有点不放心,就醒了。” “走吧,回政府。”陈恩奎说。 苏昊点头,问道:“我看水位比昨天涨不少,接下来咋办?” “形势不太好,现在水位已经快到24米了,若是雨水不停,水位还将持续上涨。等会我先将汛情上报给县里。”陈恩奎的语气有点沉重。 苏昊说:“书记,该让抗洪抢险队上堤巡查了。” 当洪河里的水位达到23米时,就高于蓄洪区地面了。一般情况下,这就需要派出人员查看大堤是否发生漏水。 当然,在洪河水位不高于大堤内地面3米时,很少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两人走到政府大院门前,看到苏华平正好要出去。 “书记,早。”苏华平连忙招呼道。 “你也是要去闸上看看?”苏昊问道。 苏华平点头。 “你俩都是好孩子,有责任心。你看看这帮镇领导,有几个大清早就过来的?”陈恩奎有些不满。 苏昊和苏华平没敢接话。 现在是防汛期间,镇里防汛办有专门的领导轮流值班。当三人来到防汛办门口时,今天值班的刘爱国副书记已经起床,刚好开门要往外走。 看到三人,刘爱国连忙说道:“书记,你这么早,你们先坐,我这就去闸上看看。” 陈恩奎脱下雨衣,笑着说:“爱国,不用去了,我刚去过,现在的水位已经到达24米,我需要向县里汇报。” 在陈恩奎打完电话后,他对刘爱国说道:“爱国,我看形势不乐观,水文站的人说,上游还在持续暴雨,水位将涨得很快。我准备让抢险队说24小时在政府待命,并轮流派人在大堤上巡视。你什么意见?” 刘爱国点头道:“行,对待汛情不能大意,上班后就开个紧急会议,作下具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