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刘金彪的传奇官途 (第1/2页)

刘金彪今年不过四十八岁,在县处级干部中,年龄不算大。 在临河县官场,刘金彪从一个农村娃子,以仅仅初中没毕业的文化,在没什么大背景的情况下,在两年前以仅仅四十六岁的年龄就能成为县委常委,其实颇具传奇色彩。 要知道,今年四十六岁的林琳,被公认为精明强干能力出众,且具有当时的县领导都不具备的大学文化,另外据说还出自在省城势力不小的林家,在年初才只是个正科级。 若不是出了意外,按年前年后的疯传,刘金彪现在已经是权力滔天的县委组织部部长了。 刘金彪在转业那年,恰好他有个远亲表叔从大队书记被提拔为县化肥厂所在的公社书记。 而这个远亲恰好和刘金彪那会木工的父亲关系很好。 于是,刘金彪便被安排到化肥厂食堂里面做饭。当初在部队,刘金彪就做炊事员。 改革开放后,他那个表叔成为了副县长,做了十二年化肥厂厨师的刘金彪便被调到了县政府食堂里做厨师。 虽然一样的工作,一样的辛苦,但刘金彪的身份却从工人变成了干部。 刘金彪不但厨艺很好,还天生有股范伟式的幽默感。 在一次招待市领导的宴席中,刘大厨做的菜很合那位市领导口味,便一时兴起,招呼厨师出来,随口夸奖了两句。 然后领导就问刘大厨在哪学的厨艺,紧张的刘大厨不敢多说,只是怯懦地回答:“在部队。” 孰料那位领导就是军转干部,便有问道:“你是什么兵种的?” 刘大厨憨憨地说了一句后来被广为流传的笑话:“炮兵部队,但没打过炮。别人打炮,我带绿帽背黑锅。” 现场静了两息后哄堂大笑。 市领导的一句“这小伙子不错”,就再次改变了刘金彪的命运,刘金彪成为了后勤科的副科长。 刘金彪文化水平较低,面相也很憨厚,待人也一贯很热情好客。但他并不傻,反而很精明。 在化肥厂时,他就利用自己做厨师的便利,经常偷偷通过各种方法往家里带肉蛋油糖菜等。因其手段高小心谨慎,还从没被人发现过。 来到县政府食堂,物资更加丰富,刘大厨往家里带的菜更加丰富了,品质和数量也稍有增加。 当刘金彪成为科长之后,整个后勤都归他管辖,眼界大开的刘金彪便不再偷拿那些不值钱的东西,而是把目标主要放在烟酒茶等价值高的物品上。这些东西既好带,又值钱。 但精明的刘金彪却一直坚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在钱上伸手。 对于这些偷偷贪占的烟酒糖茶等物品,刘金彪将其大半送给一些领导,小半则偷偷送到一个远房表弟的商店了卖掉。 这个商店其实主要是他出钱开的,但用的是表弟的名字,而且刘金彪从不在商店公开露面。 在这个年代,并没有规定官员不能做生意。但刘金彪却仍是谨小慎微。 也正因为这份谨慎,他给领导送礼时,绝不直接送钱。 或许是做厨师太久的缘故,刘大厨有着一项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的神奇技能。 那就是在饮食方面有着很细致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记忆力。 只要他和陌生人共同吃过一次饭,他就能知道这人的口味喜好。哪怕两三甚至六七年内和此人再没见过面,等再次共同吃饭时,他就能点出或做出这人最喜欢吃的菜。 当然,他观察和记忆的对象,首先是他觉得值得关注的人。 七年前曾有位市领导考察临河县后在食堂内用餐,当时已经是副科长的刘大厨跑前跑后地伺候着。 一起伺候领导的,自然还有这位市领导的秘书。 两年前,这位秘书来到临河县任职县委书记。 对,昔日的这个秘书就是阴名位。 在阴名位上任后第一次到食堂吃饭时,当时已经是后勤科科长的刘金彪,不但一眼就认出了阴名位就是昔日的那个不起眼的小秘书,还清晰地记得阴名位喜欢吃的菜肴。 刘金彪亲自下厨,为阴名位做了两道他最爱吃的菜并亲自端盘上菜。 摆盘时,刘金彪以无比恭敬的态度说:“阴书记,我记得您比较喜欢吃这两种菜,我就亲自下厨做了出来。还请您品尝品尝,若是哪里不对,请您指出来,我这就改正。” 阴名位很是疑惑,便将两盘菜都尝了两口,结果发现确实很对自己的胃口。 他随即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两种菜,好像我并未和你一起吃过饭吧。” 刘金彪弯着腰说:“阴书记,我怎么可能会和您这样的大人物一起吃过饭呢。五年前,您曾陪李市长来临河考察,当时就是我跑前跑后安排饭菜的,因此我知道您喜欢吃这些菜。” 阴名位心中顿时莫名的感动。 要知道,他当时仅仅是个科级的小秘书,在一众大佬的饭桌上,是级别最低的。 当时他忙着伺候副市长,都没敢吃饱。只是在抽空时匆忙捡了几口菜,以填填肚子。 当时,是没有人去在意他的,但就是这个小小的科长,却留意了他,并在五年后,还清晰地记得他的喜好。 两个月后,刘金彪就被提拔为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