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黏合剂 (第1/2页)

看到高文成也走到跟前,苏昊上前双手紧紧握住高文成的手道:“姐夫,恭喜,恭喜。” 高文成满脸笑容地说:“昊昊,同喜同喜。” 四人在桌边坐下,均是满面喜色地热情地聊着天。 说话间,其他人陆续来到,四人则一一笑着迎接。 这次来的人不多,还是前几天那些人。 高文成父亲和张卫平,孙庆丰和小妹孙雯雯,杨慧和弟弟杨志远,苏昊和姐夫季东来,苏华安。 洪区镇的事务太多,苏华平没敢跟着苏昊回来。 经过几次聚会,这五家小辈也算初步组成了一个小团体。 若是被苏昊的一帮同学知道,肯定羡慕得不得了,而且绝对会想办法往里面挤。 这个小团体中,有三家的长辈,是县委常委。 只要姓苏的两家没这么厉害的背景。 但是,苏华平苏华安兄弟,一个是26岁的镇党委委员,副科级,另一个虽刚参加工作,但却是县长的秘书,也是前程辉煌。 至于苏昊兄弟,那就更牛了。甚至可以说,这帮人隐隐都以苏昊马首是瞻。 首先,苏昊是组成这个小圈子的黏合剂。 若是没有苏昊,这个小圈子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可能。 以前,其实孙德文和张明宇是分属于两个小山头的领头人。 两人曾有过同在一起共事的经历,一个是公社书记,一个是公社革委会主任。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两人因政见不合,斗得还比较激烈。 但好在两人都是那种不太计较个人恩怨的人,而且双方也确实没啥个人恩怨。所以两人在下面乡镇兜兜转转十多年都来到县城工作后,反而在相处时能够心平气和了很多。 在双方都成为县领导后,因为政治利益诉求,反倒是合作过那么两次。 这时,双方才发现,其实两人在观念和为人处世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但是,以他们的脾气,以他们在临河县的地位,谁也不会主动释放彻底和解的善意。 这时,苏昊恰好出现。 苏昊和张明宇是亲戚,但论及三人的关系,苏昊和孙德文的个人关系更近,属于忘年交的那种。 林琳当时正处于需要进步的时候,但以她之前的身份,和两位常委的关系很是一般。 也是因为受到苏昊的启发,林琳才得以鼓起勇气邀请孙德文和张明宇吃饭。所以那天杨春晖才邀请苏昊去陪酒。 这个启发并不是苏昊的提醒,而是苏昊那不要脸式的交往方式。 她和苏昊早期的关系,是那种面都不愿见,话都不愿说。 但自己在洪区镇仅仅因为自己心中的那一丝歉意随便帮了苏昊一下,苏昊就顺势贴了上来。之后就越走越近。 孙德文和张明宇那次同意林琳的饭局,并不是多看好林琳并因此帮助她,而只是想结个善缘。当然这中间和苏昊并没有丝毫关系。 但是,在年后林琳被破格提拔后,惊呆了孙德文和张明宇、 两人经过打听得知真相后,才发现,苏昊和林琳合写的那篇不起眼的文章,竟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此,两人心中将苏昊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孙庆丰高文成杨志远等人都被父母交代过,以后只要苏昊不在钱色上面犯错误,肯定前途似锦。 至于苏昊以后会不会在这两方面犯错误,目前来说是一点迹象都没有。 钱嘛,那苏昊至少挣了好几百万,这可是按目前的工资收入,到死都挣不到的。 在色上,那苏昊可是极其自律,从没听说他和哪个年轻女性有暧昧的迹象。 三家长辈都说过,苏昊可能会因为少年得志,在短时间内会有点发飘。 这不算大毛病,哪个年轻人在这个年龄获得这么大的成绩,可能都会如此。待以后经过挫折磨砺之后,自然会变得沉稳。 一连六杯共同祝贺高文成苏昊张卫平三人高升的啤酒喝下去之后,便开启了随意互敬模式。 这个年代,临河县这个落后的地方,还没有后世那种大啤酒杯,用的杯子是那种能装二两半白酒的口杯。 丘阳市产酒,所以很多人的酒量都还可以。 几番敬酒之后,苏昊对孙雯雯问道:“姐,贷款的事你问过领导了吗?” 孙雯雯点头道:“问了,行长也同意了,明天你到行里找我。” 苏昊点头道:“这就好。姐,多谢。” 孙雯雯摆手说:“小事。只是我想不通,你用你的存款做担保,这风险也太大了。若是万一,你岂不是亏大了。” 苏昊回答道:“首先,我有绝对的信心;其次,这些工作本就是由我负责,若是我没能让这项目赚钱,那就是我的无能,我也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 其他人听到两人的对话后都很好奇地打听。 在了解详情后,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感叹苏昊真的有钱的,也有赞叹苏昊是真心为民办事的。 但不管咋说,大家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羡慕。 苏昊笑着说:“各位兄弟姐妹,有一点你们放心,因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发展之际,以后肯定有大家一起挣钱的机会。每天送到镇政府的各大报纸,我从不落下,好从中找机会。大家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