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快跟叔离开此地 (第1/1页)

看到王天东,赵老爷并未瞧见孟子林的身影。 听王天东这么一说,赵老爷有些诧异。 这处府院赵老爷是知晓的。 这是大盛文轩部的所在之处。 所谓文轩部,是大盛设立的一个部门。 专门为了编纂书籍,培养学士,教育等职责。 现如今,大盛皇帝开始重视起文化,文轩部,也越来越受到皇帝的重视。 之前在大朝会时,皇帝便下令,笼络大盛读书之人,从中挑选出有才之人。 大盛并没有文学大儒,素来为周边各国耻笑。 “子林会作诗?” 赵老爷问了一句。 “嘿嘿,子林读了十几年的书,该是会一些,不过,他是冲着那一千两银子来的” 王天东没怎么有信心,刚刚他同那些书生聊了几句。 心中已经有了判断,估计孟子林出来时,最多也就拿到不到一两银子的奖励。 这已算这些天来最高的奖赏了。 赵老爷眼睛眯了眯,盯着文轩部的府门,眼神中闪过一丝别样的神情。 同样心不在焉的还有周思闲。 他一直站在那里观察,望着这里的所有人,望向这座府院。 他的直觉越发地灵敏。 仿佛已经确定,里面有他熟悉的人。 只是他不能确定,但他的心已经激动了起来。 “师傅,您怎么了?” 宝山看到周思闲嘴角泛起一股笑意,便低声问道。 周思闲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一边的赵老爷。 他向来都是远远地观察赵老爷,此刻,如此近距离的看到这位大盛国公。 周思闲的内心并不平静。 但他知道,大坤的灭亡,可不是赵老爷的错误。 如今,他是孟子林的家叔,孟子林的后台。 就算对大盛官员再敌恨,周思闲也能够忍下来。 如若身边站着的是大盛的皇帝,周思闲定然会出手解决掉他的性命。 为千万大坤亡死之人报仇。 周思闲的目光也让赵老爷瞧见了。 侧过头打量了一下周思闲,第一次见,但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英气,还是让赵老爷感到一丝诧异。 形容不上来的感觉,总之,让人看一眼,总有股莫名的威慑感。 即便他一身普通装扮,但可以瞧出他不是凡人。 “这位是?” 看到宝山与周思闲低声说话,赵老爷开口询问道。 “哦,这是子林的恩公,救过子林,做镖局生意,司瑞,子林喊瑞叔,正巧无事,一起来的盛都” 王天东赶紧介绍着。 “恩公?” 赵老爷怔了一下。 “等子林出来会和您说的,司掌柜,这位是赵老爷,子林的家叔” 王天东继续和周思闲介绍着。 赵老爷只是笑了笑,与周思闲寒暄了两句。 此时,里面的孟子林却是有些着急了。 因为面前的尚先生与那位大人,惊讶之声不绝于耳。 却是只口不提银子,也没有让自己走。 诗好也不至于这么磨叽吧? “真是好诗啊,老夫从未读过如此好诗,好啊,太好啦” 尚先生捋着他花白的胡子,完全沉浸其中。 “左大人,此诗可载入史册,千古绝句” 被称为赵大人的那位官员,满脸的开心。 仿佛这么多天以来的等待,终于有了收获,甚至都是他未曾想到过的。 “这位小生,你怎么称呼?” 赵大人同尚先生终于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看向孟子林。 “北山苏轼” 孟子林可不敢留真名,毕竟他有些心虚。 “北山苏轼?苏先生啊,您真是大才之人啊,我等大盛,终于有了文学大儒” “真是可喜可贺啊” 赵大人从案台边走过来,对着孟子林,那叫一个崇拜不已。 孟子林不在乎这个,看了一眼那位尚先生,觉得他才像个读书人,文章大儒。 而面前的赵大人,只是位官员罢了。 “赵大人,小生可以离开了吗?那奖励给我多少?”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下来,赶了一天的路,中午也没吃多少,孟子林已经饿了。 现在就不必整这些没用的了,来点实在的多好。 “好,苏先生,稍等,稍等” 赵大人也是没想到孟子林眼中只有银子,边说边向一侧走去。 而尚先生仔细地将孟子林书先的那一页纸拿起来,又读了一遍。 只见他满脸享受般的点了点头。 “苏先生,你是大才之人,怎能沾染铜臭之气?” 尚先生看向孟子林,想起刚才孟子林的话,仿佛是对文化的侮辱。 孟子林不想反驳。 肚子都饿了,没银子能吃饭?真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 赵大人拿过了一张银票双手递到了孟子林的面前。 接过,仔细瞧了一眼,一千两,字迹清晰,乐的孟子林咧着嘴笑了起来。 “那两位先生先忙,小生便告辞了” 银子拿到手,就不必待在这里了,免得那位尚先生老顽固开始说教起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