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袁飞的纠结 (第1/2页)

袁飞那边刚开完会,从城门楼子里出来的酒井更懵了。 我的兵呢?部队呢?怎么城里全是伪军,一个自己人都没有。 往前一看,苇名一人跪坐在城门之上,搁那抱着个古筝玩,听得出来,他不会弹。但是他的表情如痴如醉,像是真正的古筝高手一般。 酒井自己对音乐这块,高低有点研究,恰好懂古筝,这天底下最爽的事情,莫过于别人装13装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昨天晚上把我当猴耍,今天又来耍老子是吧,正准备过去展示一下什么叫音乐功底。 没想到坐在苇名身边的一个侍女起身,走到酒井身边。 “高山流水,知音难遇,任他风起云涌,我自心如止水!” 说完便走了,酒井心中倒是有点明白了,不由得开始考虑起是不是真的空城十天八路还是不敢攻城。 ... 另外一边,冈村宁次收到了这个消息。 不由得感慨:“苇名君,胜我十倍,蝗军后继有人啊!” “如此蓄势,虽是孤注一掷,实为唯一胜算,即使我亲自去到前线,也未必有如此胆气!” 冈村宁次高度赞赏了苇名的决策,从冈村宁次的高度来看,妙!太妙了!同样慧眼识珠的是第十一军的阿南惟几(冈村其实是上上一任,去年3月份才换了园部,园部因为经常瞎指挥下任太快。)表达了高度赞赏,同时多次向冈村表示想借来用用。 “司令官,第十一军的电报!” 冈村拿起一看,阿南亲自发来的,就是想要走苇名,据说还派了人直接和苇名接触。 “不用回复!” ”是!” 实际上跟阿南混更有出息,虽然在冈村混到大将军衔两年后才混到大将衔,但是阿南后面做到了内阁陆军大臣(陆军前三把交椅),那资历是相当炸裂。 不过这俩货共同点不少,如都执着于捕捉9战区主力,同时都有污点,冈村指挥的武汉会战虽胜犹败,一波送掉20几万小鬼子。阿南,问题不是很多,就是打不过薛岳(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 老头子都喜欢投资年轻人,一方面是放心不下,想要个强力的接班人。另一方面等以后自己没了,有个当世名将天天把自己挂在嘴边吹捧,想想都觉得不错。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一个缘字,冈村发掘出来的苇名,自然是对冈村忠心耿耿。 ... 另外一边,袁飞也是郁闷的不行,榆赐就摆在眼前,还真不敢打。 同时,鬼子招安信也到了。 “尊敬的袁飞师团长阁下!...” 袁飞:“段鹏,用过厕纸吗?” 段鹏:“什么东西?没听说过啊!” 袁飞:“拿去用!” 滴滴滴滴滴滴... “司令员,总部来电!” “设旅一事,从形势来看,短期内不现实,不过可以考虑设立支队一级,同时允许设立军分区,方便指挥、作战。” 正愁着这几天没事干,倒是可以安排一下这个事。 首先就该是解决一下邢志国的转入作战部队问题。 直接过来当个旅(支队长)长,资历上说不过去,虽然级别上一直跟着袁飞一起升,毕竟只有实职副团长的履历。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旅长太岳区的军分区,是真的军分区,分区司令相当于准实职旅长。 袁飞则另有考量,从地缘上说,水泉、长治、晋城各设一个军分区是最合理的。但是呢军分区一把手,往往就是准旅长级别,还需要考虑进去这个因素。 袁飞这里有三个方案。 第一,分得更散。一个旅(支队)一个区。大伙旅长一级都是平级。 第二,直接就把主力部队剔出来由司令部直辖。军分区就管那几个地方团,然后给主力部队输血。 第三,正常设置三个军分区,玩人事安排微操,一个军分区辖好几个旅,也可能只有一个旅,甚至没有主力部队。好处是位置多了很多,好安排人。 袁飞还是比较头疼这个问题。 现在有升旅长(支队长)资历,可以直接升的人,无非就是孔捷、丁伟、王承柱。第二梯队邢志国,级别够但是差履历;李云龙,小处分太多,级别也低一些。同属于第二梯队的沈泉、王怀宝甚至还好上一些。尤其是沈泉,捡便宜多了次指挥大规模作战的经历。 而因为擅长征兵而变成征兵大队长的马力,在完成水泉征兵任务之后,也多次表示想回作战部队。罗震也算一个,算是第三梯队。 而杨四桓、李茂、廖泽明(榴弹炮营营长)显然比四个投诚团长高一些,但是高不到拿去。这里又是两级。 这样算下来,只有丁伟孔捷,显然不太够。那就得加上下一梯队,至少就有7个人能第一批升上去。 一个旅一个区,根本不够分。 而按照地缘来分三个军区,北方的水泉这一块,随时可能打仗,下辖5个旅(支队),都有可能。而最南的晋城,相对安稳的环境,可能一个主力团也没有。 这样一来,有个问题,那就是某人的能力履历,远比晋城军分区的司令员大,但是级别上确低半级甚至一级。 这种情况就得玩人事安排上的微操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