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初步完成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太原城外驻扎的伪军,爆发了大面积的下克上起义,多为排级起义,连级只占少数。 本身就被渗透得很严重,这次袁飞抽调了赵刚主持工作,由六部的同志配合。 对于这批次的伪军。 多为地方军投靠鬼子而来,多半是军官发起的,像这种部队,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批次的伪军,在团、营以上的级别人员很难策反起义成功的。 因为他们的利益已经绑在一起了,身份上也很难再洗白。 另外一点,就算要大规模策反,那也得真是大反攻让他们看到目标了,现在看来,袁飞也只是在局部上大杀四方,关东还有百八十万鬼子呢。 赵刚和六部的同志商议之后,决定在原因渗透基础上,着重做排、班级的工作,效果还是不错的。 就像过去的大决战,老J抢占东北的一些部队,那是很能打的,小鬼子都打不过这些人,但是到了东北就是打不过某人物。 原因不难看出,他的军官是很能打的,穿的是皮靴,带的是钢盔,吃的是精良的小灶,拿的也是冲锋枪。“军官敢死队”确实能打,但是主要军官打完了,就不行了。 对于普通战士而言,平时不就是这个穿皮鞋吃小灶的收拾我吗?你活着还不好说,你没了老子马上就走了。 结果就是咱们越打越多,吸纳到的人员,也是很有战斗力。 从时间上看,约定的时间是晚上三点起事,这个时间,正好是一旅、第4支队突出37师团的阻击圈。 能够辐射到伪军驻扎区域的时候,这又多了一重保障。 等35师团反应过来,发报下令的时候,已经到了凌晨四点。 这时,赵刚从各支队抽调的政工、指战员队伍已经开始接手起义的部队。 起义规模,达到127个排,但成连建制的,只有7个连,还都是最近从排长补上去的,共计4500余人。 也就是太原城郊近一半的伪军起义,宣告太原伪军,已经不配出现在袁飞的战术地图上。 短短一个小时内,6个伪军团里有4个团的团长被斩首。其中伪军第17团,营以上干部全部被起义军活捉。 也有老油条顺势就要再跳槽,不过对于这些人,只接受个人投诚,就是不认这个身份。 这步棋之所以让赵刚去,袁飞主要是考虑到,赵刚还真是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武可能差点意思,但老赵聪明啊,能听得进去意见,派一个人跟着就行。 关键之处还是在于起义成功,原本袁飞预计的起义规模,就是2000-2100人左右,文件里计划给的临时番号是,暂4团。 相当于又给沈泉配了一个新的“补充团”。维持第4支队建制完整。 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许多兄弟都是一看晋东纵队过来接人了就跟着走了。 袁飞收到具体消息之后, 赵刚:“按照袁司令员的命令,即刻起,赵刚支队成立!” 加上赵刚自己带来的人,蹭一旅的车过来的一些干部,第四支队借来基层指战员。 总规模在5000人左右,和其他伪军脱离接触之后,在友军保护下进行临时整编。 下设两个三营团,一个直属营。 暂4团2350人左右,暂5团2350人左右。 直属营300-400人。 原地整编至早上9点就要投入战斗。 也标着太原和榆赐的中间,八路的力量由一旅3千人,第四支队两个主力团加直属部队9千余人合计1.2万人,上升至1.7万人。 比刚打起来的时候还多。已经具备了“中心开花”的底子。 ... 另外一边,一晚上的时间,其他部队也没有闲着。 第5、7、8、独立支队四个野战支队都成功进入了平原。 完全就是按照顺序进入的,5、7、8三个支队都是两个主力团一个补充团的配置。 进入之后,主力部队或往南绕行,或往北,但补充团得留下来 补在第四支队留下来的那个补充团的战线上。 这里正面有一个联队又一个大队,也就是四个大队的鬼子,差不多五千人左右。鬼子旅团长也在这里坐镇。 这旅团长啊,越打越感觉不对劲,对面这人怎么跟打不完似的,派出去的哨兵基本上没有发现,反倒是这补充团的阵地扩张的,像一张弓似的,隐隐有包围自己的感觉。 一个补充团不是就2500人不到吗?2500人包围5000人,真是比苇名还敢想。 等消息查清楚的时候,为时已晚。 王怀宝第5支队,邢志国第7支队已经在37师团南面形成一道铜墙铁壁。 马力第8支队,也占住了北面,隐隐有要合围之势。 李云龙独立支队则是最后进入,李云龙这个是支队有三个主力团啊,人多啊。 正兵分两路硬啃鬼子安排在大乌山和长凝的大队。 到此,袁飞的入关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