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三打锦州(四)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不少鬼子的前线指挥官也马上做出变招。 “娘希匹,这股八路残军居然先发起决斗!我决不能退缩。” 我不用机枪,你也别想用,咱就是干,就是肉搏。 现在大家都没有甲胄,武器长度也差不多,不就是比人多呗,干就完了。 虽然冈村宁次的布置也许很有深意,考虑了宇宙起源,进化论,三重积分等等高深问题。 但现在前线就是这么个状态,谁在乎呢。 都打疯了,不要让八路白开冷枪就行。 但是因为鬼子历来的惯性思维到底还是吃了亏,以往认为,鬼子拼刺刀是强项,不怕八路。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意志相对比较强,敢打敢拼的老兵,精锐上一场大战就被吃的差不多了。 现在这些玩意能活到现在多半是能力不过硬,当年主力师团看不上,现在被拉出来凑数的。 平均身高远低于三八大盖,对面呢,精锐鲁地部队,本来就高,而且老兵含量高,现在营养也不落伍。 通常一见面刺刀一对上就给鬼子的刺刀震开了。 时间一长,鬼子也发现,这亏是越吃越大。 已经不知不觉间加入了疯子筹划好的屠杀盛宴。 不过鬼子也很快想出应对办法,自然是来自冈村宁次的命令。 冈村宁次已经从前线的战报中确认,攻击的就是袁飞主力,甚至为了迷惑自己,特意换了军装。 好你个袁飞,还真是花样多。 机枪不省子弹;士兵营养好,拼刺刀不吃亏,士气高昂。怎么看都是袁飞的精锐晋地兵。 “分出几部人马,在交战线后方一公里构筑正式的阵地,以此为根基继续攻击。” 好主意,冈村司令官好主意,挖掘堑壕步步为营,稳步推进,八路不攻自破。 可是这么大的雪,鬼子的冬衣也扛不住长期室外活动,在这活动着还不至于太冷,真往堑壕里那么一趴,不知道都冻成啥样了。 再者,退一公里干什么,怎么不直接再退两公里退回锦州城。 分出人马,哪来的人马分,正常和八路全线对攻,完全能力空出来几万人回去挖坑。 现在呢,非搞什么“堑形攻势辅以中央突破,力量已经分成三股了,这还不算,每一股也不是直接全部投入,内部也分着波次。 所以第一波对撞为什么劣势出现的那么快,压根不是10万有余的八路,余多少说不清楚,太杂了。对27万鬼子。 是10万八路对上鬼子前队6万有余,现在出现了劣势,就得从后面拿人补,正常情况一个人就可以,如果是补漏,两个人都可能出问题。 而且辽西走廊本来就窄,10万人一字展开已经是重兵,像冈村这样一个梯队27-8万,那是梭哈了。 阵型一旦出问题,指挥分分钟混乱。 而且冈村的这个命令,有些部队按要求执行了,有些呢按照上面的吐槽流程走了一遍继续打自己的。 给人的感觉,那些人不是受到命令的后退的,是被击溃的。 而且像这样的战斗,平时作威作福的联队长、大队长,就是上去狂上小半集也没他的事,威胁不到他的性命。 但现在部队过于密集,有些联队长已经亲自拔刀对线了,而且这种细长的刀,有点吃亏。 既没有步枪长,又不像那种大刀,重量足,可以搞“刀背向敌,震开刺刀之后顺劈”这种操作。 对面八路都是不要命的往前冲,不接也不行。 已经噶了不少了。 情况就是八路越打越勇,每一个人都知道只用打1个半小时,嘎嘎猛就完了,士气越打越足。 而鬼子是越打越乱。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作战中最大的危机,“炸营”。 前线的士气出现了大面积崩溃。 但因为人数占优,起初并不明显。 后来,人们复盘这场战役,认为冈村是这两道命令,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利,因为他的对手袁飞。 是以“先身取势,横压全局”着称的,抓到一点优势就能无限扩大的人。 鏖战许久,雪,也许和血是同一个词,战场上的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 已经没人知道一个半小时,到底有多长,反正,不至于到天亮。喜欢亮剑:我只打硬仗()亮剑:我只打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