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整编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全场鸦雀无声,老者想了很多,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能站在这里对战事指手画脚的都是天之骄子,哪一个都未必不如自己。 老者依旧觉得像梦一样,袁飞就是一个自产自销的讲武堂末期学子,再看看会议室里的这些人,不说黄埔前四期大有人在,也是留日多如狗、留洋遍地走。 从学历、智力水平上未必就真不如那袁飞。 看着老头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一直跟着的军官也总算说了一句要点。 “老师,未必就是他袁飞真兵仙再世,我仔细查阅过此僚所有卷宗。” “最值得称颂的,反倒是在三晋打的那几场仗,可谓疾战如风、奇谋如鬼,可以说一旦抓住一点优势,就可以宣告战斗结束。” 老者倒是也回忆了起来,当时还准备收编一下,不过后面草草了之。 况且几万人规模的战斗,在前几年并不算太大,沿大江一线的战斗,动辄百万级大战,袁飞在晋东这种小打小闹,主要是能保持连胜,才让他有些欣赏。 严格说起来,反倒是辽锦决战、华北大反攻更对胃口。 “哦?那就是说,华北之战事,你觉得你上你也可以打这种全歼几十万人的大胜仗。” 老者眼里有些不屑,倒不是看不起自己的学生,只是觉得这样的大战对于自己的学生太遥远了,年轻人好高骛远。 “要知道,这可是把第三、五师团都被拼光了,这是什么程度?这是日笨人的脊梁骨都被打折了!” 哈哈...年轻军官也有自己的想法,淡笑着不以为然。 “老师,华北之胜乃是势胜。” “哦?” “入华北前,陈袁两部几乎是两年无败绩,我算了一下,袁部是17战16胜1平,不说部队士气、三晋百姓争着把娃娃送到部队。” “就连鬼子的基层都在害怕,要我说鬼子也是出了蠢策,对付这样的新生代战将,就该用老将靠经验压制,用另一个新生代激进派去打,我不敢苟同。” 老者打断道:“罢了罢了,还是说说现在抚远的局势罢了。” 语气就像老父亲和蔼的规劝那个心比天高的傻儿子。 “老师,这是同一个问题,现在北野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兵威正盛,从上到下哪个不是傲气凌云,别说毛子,就是莓国佬,他们都敢打。” “失败,他们太久没有经历了。” “呵呵,算是一家之谈吧。” ...... 佳城。 结果不难猜测,显然这方平行世界的敌人更加强大,袁飞如愿拿到了满洲里至赤塔,再至喀山段的运营权,再过去就动摇人国本了,袁飞也暂且知足。 熟悉这条铁路的朋友都知道,走满洲里出境,是走冰城的西北方向,境内这一段也叫“中东路”,少帅当年也在这里干了一仗。 而袁飞的精锐主力是在三江平原,也就是冰城的东边,要是折回来,那不就白走了吗? 这一部主力出境,过乌苏里江从伯力上车更方便。 借此机会,袁飞也对主力部队进行改编。 基层配置不变,重点操刀纵队—师(支队)—团三级,过去因为编制原因,一直都是搞的大团,随便一个团拉出来3-4000千人,提气是提气,但大兵团作战基础单位不在这里。 除去在辽南作战的北野一兵团,也叫赵李兵团;在南线压阵的二兵团,也就是狂风部。 袁飞借着在这里耀武扬威之机,袁飞用3-5-9三个主力纵队和12-13两个新编纵队组建第一批次出境作战主力。 将五个纵队一次性整编为三个兵团。 基础架构为兵团—纵队(军级)—师—团。 袁飞个人偏向于三三制,也就是“三角”,这种编制的优点就是使用方便,两个在前打一个在后预备,调配非常方便。 但此次整编是针对精锐中的精锐,各级指战员素质都过关,故而使用了44制,也就是“方块”的配置。 既一个兵团配3个纵队、一个纵队配4个师(支队),一个支队配4个团。 各兵团配置如下: 沈泉三兵团,合人,辖新编8(人)、9(人)、10(人)三个纵队,另有直属装甲师一个,炮兵师2个,配属1013-1018六个野战医院。 老虎四兵团,合人,辖新编11、12、13三个纵队,每纵满编人,另有炮兵师2个,野战医院六个。 疯子五兵团,合计人,同样是新编14、15、16三个纵队。 不同之处是辖制了一个装甲纵队,包括北野2师、北野13师、模范师(原张大彪部装甲支队)三个装甲师,那是清一色的43式主战坦克。 不难看出,在爱将狂风、悍将云龙接外派出任务的情况下,袁飞对疯子委以重任,不仅仅是独一无二的装甲纵队(军),更是清一色的43式全新装备。 要知道,这款坦克产量没有起来,全部库存也就1500出头,这一个装甲纵队就占掉90%以上。 而另外两个主力兵团,多是老款的42式三件套、甚至是鬼子的97式、97改。 不止是坦克上下了大本钱,步兵装备上也是全新配置,清一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