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回京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接下来的几天里,甘武亲自到一线参与指挥救灾,与百姓们一起恢复重建。当百姓们得知这位钦差大人竟然就是锦衣卫的指挥使时,心中对锦衣卫那份厌恶顿时减少了不少,甘武无意间给锦衣卫做了一回宣传大使。

如今大量粮田被毁,百姓们急需下半年的粮食。想到这,甘武给南京发了一封六百里加急,请求朝廷拨粮。

朱棣收到甘武的奏报后,第一时间召来解缙等内阁成员以及户部官员商量对策。

朱棣问道:“国库还有多少存粮?”

户部右侍郎刘观禀道:“皇上,如今户部存粮还有五百万石。”

朱棣一听只剩五百万石了,心想:“我怎么这么穷啊!”

你也不想想当年你发动“靖难之变”把国库都打光了,再加上支援北方重建,又花了那么多钱粮,能不穷吗?

这五百万石肯定是不能动了,毕竟大明的官员们也要吃饭,到时候朝廷发不出俸禄,那可是要出乱子的。

如今山东大旱,国库粮仓的粮食都调拨给山东了,至于福建只能另想办法了。

经过商量,朱棣最终采纳了内阁首辅解缙的提议:“朝廷下一道圣旨,命柱国公在福州成立一个福建水灾赈灾筹粮衙门,把这个筹粮的任务摊派给浙江布政使司和江西布政使司,让其各筹粮五十万石。”

五日后,甘武收到朱棣的圣旨,圣旨上写道:“着锦衣卫指挥使甘武在福州设立福建水灾赈灾筹粮衙门,专理赈灾筹粮事物。命锦衣卫指挥使甘武任总督办,福建承宣左布政使高昌吉为副总督办!”

甘武接到圣旨后,第一时间派出两名校尉将圣旨内容传达给浙江和江西两地布政使,并就地督其捐粮。

在锦衣卫的监督之下,这两地只仅仅用了二十日就各捐够了五十万石粮食。

永乐二年八月初五,这天正好是甘武二十九岁生辰,可此时的甘武忙得早已忘了今天的日子,他前天向福建都指挥使司借调了一千兵士,此刻他正带领这些人在清理河道。

正午时分,福建参政高磊前来报告:“钦差大人,浙江、江西两省的筹粮到了。”

“哦?这么快啊!”甘武笑着道。

高磊道:“启奏钦差大人,左布政使大人将这些粮食安置在官府粮仓之中,等候钦差大人调拨粮食,然后运送各灾区赈济灾民。”

福州府城西有一座官仓,有廒房五十座,储间两百间,此时士兵们正源源不断的将粮食拉往里面。

甘武回到布政使司衙门后,与高昌吉、崔榷二人商量了一下赈灾粮的分派,最终决定以人头分配,每人一月二斗的标准发放。

看到百姓们不用再为粮食而担忧,被洪水冲掉的房屋也在慢慢重建,甘武这趟差事也算完成了,至少百姓们不用再流离失所。

与此同时,京城一封急递信件同时送到甘武手里,当驿员将信件送到钦差衙门时,甘武还纳闷:“难道是皇上要召我回去?”

不过当他看到信封上的署名时,脸上的疑惑变成了惊喜,原来这是娇妻张芯写给自己的。

“喂,猪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过几天就是你生辰了,你不是说好只去一个月的吗?……”

看到妻子的信,甘武才发觉今天是自己生日,看着妻子信中那一连串的灵魂拷问,他只能苦笑着摸了摸头,他多想此刻能有个手机跟妻子打个视频就好了。张芯的生辰就比甘武晚三天,看来今年是不能陪妻子过生日了。

虽然甘武暂时回不去,但是朱棣与徐皇后可没忘了张芯这位诰命夫人,朱棣命能工巧匠将那对鹿角打造成了一个精美华丽的饰品,并御赐黄金一百两,皇后则赐了一串羽海珍珠和一副涵毓玲珑镯,朱棣还特意让送礼的人告诉张芯那鹿角是甘武亲手为她猎的。

而甘武这边忙完公事后,他开始着手调查朱棣交代的私事,因为他也想弄清楚朱允炆出了南京后,到底去了哪?有没有按自己的话去了四川。当年甘武让朱允炆去四川的原因是因为明朝四川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是当地土司执政,中央对那里控制较弱,便于他隐姓埋名。

甘武以“排查隐患”为由留在福建,他独自一人深入乡间,寺庙,以及一些偏僻的山区。

因为洪武爷在位期间制定了严格并且完善的户籍黄册制度,大明每户每丁都要登记造册,而朱允炆肯定是没有户籍证明的,所以他连做普通老百姓的资格都没有,再说他也不会干农活,也更不可能经商,因为他不敢抛头露面。排除这些可能性后,能收留朱允炆的只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