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欣州也要民兵军 (第2/2页)

惮。”

见周宇说的这么直接,刘文墨也不绕圈圈:“倒不用延寿教出手。我听闻冕州当初出过一件事,那朝廷派来的钦差公公被翻天鹞给派人杀了,然后朝廷还为此允许冕州自筹钱粮建起两千民兵。可有此事?”

“是有此事,此民兵军已起名为忠义军,人数满员。”

刘文墨继续问:“我听闻忠义军的兵权在教主手中,巡察官副巡察官都是你的手下,是真?”

周宇说:“巡察官并非我手下,但忠义军的钱粮都是延寿教给的。”

刘文墨提前查清楚了,虽然不是他手下,但是他的大舅子。因此说道:“教主若是愿意,可以帮我欣州也建一支民兵军,用于抵御翻天鹞。当然,在抵御翻天鹞之前,先帮我把赐庆县的贼寇平定下来。兵权嘛好商量。”

周宇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妥,自己这又扩军了,会不会太惹眼了。

因此他想了想建议道:“不如向冕州借忠义军一用,他们已经稍加训练过,定能剿灭贼寇。”

这是个轻松的方法,但刘文墨却有自己的考量。

不管是两千还是三千民兵军的编制,只要延寿教愿意负担,他这里就少了两千三千张吃饭的嘴。

之前在祝庆县动员起来的那些民兵,直接全塞进这支队伍里,不愿当兵的就滚蛋,愿意的就交给延寿教养去。祝庆县的包袱立刻就没了。

而且还能逼这些人去剿灭赐庆县的贼寇,因为他们有编制了,就得听军令。

赐庆县的混乱尽快结束,更多的难民也会返回他们居住的地方,那他这个知州就轻松多了。

一举三得。

比起从冕州借兵,还要搭上自己的老脸去欠令泰清的人情,区区兵权算什么。如果兵权代表着欣州来养兵,那刘文墨直接不要,他养不起。

因此他对周宇亲切地说道:“教主也说了,翻天鹞睚眦必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过来报复欣州。因此哪能次次借冕州的民兵,还是本州也建一支民兵军为好。”

“朝廷能同意?”

刘文墨不以为意地说:“已有冕州之先例,只要教主愿意负担此民兵军钱粮,我做主,此民兵军的兵权可归于教主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