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朝廷密令!京都援军急驰而来 (第1/2页)

忽里吉此刻慌乱失措,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只有千人的对手。 他的勇气和斗志荡然无存,只剩下逃跑的念头。 原本整齐的军阵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急于弃马逃生,有人却因不舍战马,最终倒在血泊中。 “丢弃战马,逃命要紧。” 忽里吉的命令显得无比急切。 楚鲁金皱紧眉头,他知道这样的决定将大大削弱己方的战斗力,但他们别无选择,生存才是首要。 “我们以骑战闻名,一旦变成步兵,还有什么意义。” 楚鲁金试图反驳,但忽里吉的话语让他愕然,这是他从未预料到的怯懦言论。 尽管蒙古军已败,但面对区区千人的对手,他们竟会选择如此逃避。 “我怀揣绝技,却只能屈居于平庸之辈……” “苍天,何其弄人。” ...... 京城繁嚣,喧闹市集的一隅,说书先生有力地敲击桌面,吸引众人注意。 “听闻,虽然天命似乎偏袒外族,但我中华千年的底蕴,大乾国运岂会轻易消散。” “炎黄子嗣,向来不乏英勇之士,正是他们的坚韧,才铸造了今日的安宁盛世。” 人群静默无声,时间仿佛凝固。 片刻后,一名青衫男子起身,冷峻开口:“四方边境,领土日蹙,你竟还妄言太平,不过是自欺欺人吧。” “谁不知,大乾如今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朝不保夕。” 茶馆里的顾客们点头赞同,却没有给予说书人赞赏,显然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往昔的盛世乾朝,曾风光无限,但异族崛起后,其光芒已被压制得几乎不见。 仅是回忆七年前雁门关失陷的耻辱,便足以让他们黯然神伤。 身处乱世的民众,何其不幸?他们渴望和平,畏惧灾难,然而……他们需要的是希望的火种…… “你只看到大乾土地的流失。” “却未察觉国运正在悄然复苏。” 说书先生沉默片刻,终于吐露近日听到的秘密: “雁门关有一身披红袍的武将,他的存在,犹如一道屏障,足以支撑大乾百年的繁荣。 京营指挥使王子腾已启程,不久后必能找到他。” 然而,这番话并未引起听众的信任,反而在人群里引发了一丝骚动。 几个疑似敌国的眼线相互对视,眼神中流露出惊讶与警觉。 “王子腾已至雁门关。” “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即禀告可汗。” ...... “终于抵达。” 王子腾勒住马缰,身后是皇帝亲自挑选的精英部队,还有他在皇城司请来的隐世高手。 长途跋涉,他们穿越千里,只为追寻大乾的曙光。 眼前凄惨的景象让他倒抽一口气:“这是何等惨烈?如此众多的尸骸,难道是万人坑。” “雁门关的守将,究竟是何人?在我的记忆中,大乾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胜仗。” 此刻,王子腾目光投向城墙,一位身着红衣、手握长戟的青年正远眺远方,那份沉默的威严如同王者俯瞰天下。 “那是……贾逸。” 瞬间,王子腾被那股气势震慑,声音微微颤抖,他一眼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下一刻,贾逸猛然睁开双眼,王子腾瞬间失去平衡,从马背上跌落,狼狈不堪。 “哎……”王子腾艰难地爬起,心中满是对刚才一幕的尴尬,但即便如此,重上马背,仍能感到内心的震撼还未平息。 尽管他手握重兵,然而在京都那繁花似锦的都城,他何曾体验过边疆将领的豪情壮志?特别是贾逸,手握那柄绘有鸿雁图案的方天画戟,确有不凡的威仪!只是,从马背跌落的瞬间,多少显得有些尴尬,连背后那些皇城司的密探都忍不住窃笑,直到王子腾凌厉的目光扫过,笑声才悄然止息。 “来者何人。” 他问道,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此刻,贾逸的声音犹如破晓的号角:“你为何来到我的雁门关。” 近来周边的城池常有民间武装起义,抵抗蒙古的暴政,王子腾猜测他们可能也是同一阵营。 “你就是贾逸?我是王子腾,受朝廷之命前来支援。” 王子腾努力维持着自己的尊严,“这是朝廷的正式文书。” 作为京营的指挥官,他的地位无疑高出贾逸一筹。 “来自京都。” 贾逸闻言,心中微微一凛,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 或许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让他对等待多年的援军并无过多期待,只保持着应有的礼数。 毕竟,他从未真正依赖过朝廷,明白真正的力量来源于自身。 方天画戟落地,其威势让京城的士兵们心生敬畏,难怪能屡次挫败蒙古精锐,贾逸的英勇早已闻名遐迩。 若是他在京都,定然会成为贾氏家族的新支柱。 …… “我们距离西凉城还有多远。” 车内,忽里吉显得狼狈不堪。 在逃亡途中,他险些被青山营追上,连随行的马夫都被韩尘一剑斩首,那股凌厉的刀气若非他及时滚开,恐怕早已丧命。 即便如此,他的衣衫仍被撕裂,表面的整洁掩饰不住后背的巨大伤口,露出白皙的肌肤。 “马上就要到了。” 楚鲁金神色黯然,目光落在忽里吉的肌肤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