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句丽使者 (第1/2页)

第五十六章 句丽使者 青龙皇朝,龙城。 时间已经进入到十一月中旬。 龙城此时的气温已经开始转凉。 秦洛一边翻看着战报,奏折,一边在心底抱怨着,“这皇帝真特么不是人干的,尤其是想要做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更特么不是人干的。” 前世,本以为作为侦察兵,每天的训练就是人间最为艰苦之事,可是真要和一个有抱负的明君的辛劳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那是一种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辛劳! 就连吃饭睡觉,满脑子转悠的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天下苍生的大事。 当然,这也与青龙皇朝此时所处的窘境有着极大的关系。 此时的青龙皇朝,真可谓是内外交困,千疮百孔。 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不作为,腐朽,败坏,其对皇朝的副作用已经不是一般的大。 几乎在凉州边军叛乱的同时,并州边军也发生了叛乱,而且要比凉州带来的副作用更大,因为叛乱的副指挥居然直接控制了镇北关,并且将三万伏帖国的精兵引入关中。 边军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苦战厮杀后,终于在伏帖国大队兵马赶来之前将镇北关重新夺回,并将三万伏帖国精兵与叛乱的副指挥使,耿长青以及其手下的军卒全部诛杀。 如果再晚上半天的时间,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耿长青叛乱的性质可和屠千仇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了,准确点说,耿长青这属于临阵倒戈,属于引狼入室、投敌卖国! 经此一役,并州边军的损失可谓是惨重至极,二十五万精兵,除去被诛杀的叛军,仅存不到三万! 粮草等军资更是被直接毁去了大半,而此时,伏帖国四十五万雄兵却是已经出现在镇北关三百公里外...... 凉州叛乱的事情,终于在黄琪赶到后才算是彻底解决掉,十万守军本来就只能勉励坚守的住伏帖国的侵袭,可是偏在此时,凉州西部的清秀却又开始屡屡侵边掳民。 搞得黄琪是左襟右衽,再加上并州的事情,果真是让黄琪有些痛不欲生。 秦洛此时手中的军报便是黄琪的黑笺,黄琪鉴于形势紧急,打算从幽州急调十万边军,前去并州协防、 这边上书请求秦洛即刻调兵,压军资粮草,赶往并州支援,同时,凉州方面也需要五万精兵来防守清秀的侵边。 因为,如果皇朝不能以雷霆之势痛击清秀的话,他们在尝到甜头,探得虚实后,便会直接举重兵来犯,到那时,则不只是凉州之危了...... 当然,黄琪还着重提到了幽州的防卫,建议秦洛最好调动两万禁卫前去补防,因为如果要从幽州提调十万边军前去并州补防的话,那么幽州的防卫则远远不能抵御句丽的三十万大军! 同样的,林昭帆那边的军报也只是略比黄琪的军报好上一点,除了没有叛乱,只不过是需要皇朝调兵调军资而已。 因为那边,金帐汗国在看到土藩闹的挺欢,而没有被青龙皇朝有效的制裁后,居然也跃跃欲试起来,开始集结兵力,频繁侵扰益州边境。 而朝廷靠抄家得来的近百亿贯钱币却也只能仅仅维持赈灾,清淤,免税......以及维持军资而已。 从这一方面来看,更能说明青龙皇朝是真的烂透了。 同时,雍州边军指挥使范力钟也上奏章,称胡蛮部族,近期也显得愈发活跃和猖獗起来,屡屡到西陲关呼啸叫嚣。 看到这些奏章,战报,怎能让秦洛不头疼? 怎么办? 皇朝此时哪里还有可用之兵? 即便是有时间,有钱征兵,那么将这些没经过训练的新兵派到前线就能够起到作用么?、 肯定不行,如果遇到硬仗,这些没经过训练,没见过血的新兵,只怕是会一触即溃,同时更会连带着边军溃不成军。 想到这里,秦洛唤来新任的左都督同知,将手中的兵符交到其手中,让其调动内海,青山,两卫兵马,共六万精兵,赶往凉州支援。 同时,将自己的岳丈唤来,让其携恩旨赶往扬州,将牤牛卫那两万禁卫收于麾下,赶往扬州边关,听从林昭帆的调遣...... 一番操作下来,秦洛发现,此时,偌大的中州(冀州),偌大的青龙皇朝的权力中心,龙城已仅剩下不到六万的武装力量! 而正在此时,郑刚却给秦洛带来了一个比较好的消息,那就是句丽王朝的使者前来龙城觐见。 虽然平时,沟里王朝在青龙王朝的眼中,最多也只能算是一方的诸侯,儿孙般的存在,以至于在幽州边关也只是布了区区十五万的边军。 但是此刻,如果能将句丽王朝完全安抚住的话,将会给皇朝挣得些许的喘息空间。 如果真像袁无敌所说的那样,此时的句丽王朝也已经准备了三十万精兵准备扣关的话,那对于青龙皇朝来说无疑就是雪上加霜,兴许就是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礼部,对于之前不怎么理会的句丽王朝使团,显得极为热情,极为彬彬有礼,将之前的傲慢与不屑深深的藏了起来。 为显亲近之意,更重要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