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还是过度 (第1/2页)

崔清芷到倚山苑时,白老祖孙两人早已跟着林珒候在此处,南炂也听到消息赶了过来,三个各有千秋的“子孙”站在面前,饶是一贯见识过各种风流人物的崔老太公也笑意盈盈心中满足,再想到后面还在刻苦读书的几个孙子,心中越发知足了。

老爷子唤了崔清芷到跟前,而林珒与南炂也不觉得有何不妥,独自寻了凳子坐在一旁,随后便听到崔老太公道:“护国寺的事你都知道了吧?以后林珒就是我们家的人了,同你们一样唤我一声祖父,不另做排序,就按小十一算。”。

林珒闻言忙站起来朝着主位上的老人拱手行了个晚辈礼,与崔清芷一同道了声“是,祖父”。

郡主府的人越来越多是南炂没有料想过的,但是这里不同于南诏,不会有那么多的隐私算计,是以南炂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热热闹闹的反而更像个家,对这个别国皇子也充满善意,毕竟算下来大家都是被崔府收留的“弃子”。

“朝堂上的事,你应该多少知道一些吧?晚些时候让你三伯再与你讲一讲,实在不行明日继续告假,先不去早朝了。你离京之后,宫中那几位公主都给南炂下过帖子,具体情况还得要南炂与你讲,这孩子啊,怕给你添麻烦,到现在也不敢决定到底要同哪一位深交。”崔老太公虽然语气中多有埋怨,却实在掩盖不住眼中的盈盈笑意。

身穿一袭藕紫色圆领袍,头戴白玉冠束发的清隽少年察觉到少女的视线后浅笑着搭话:“其实就是觉得几个公主秉性相差不算太大,没什么心动的感觉,所以选哪一位于我而言都一样,若是这场婚姻能为你添个助力,也算是好事一桩。”。

刚刚入府的祖孙三人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不懂朝堂之上的风起云涌,此时只站在各自的主子身后竖着耳朵认真做个旁听者,试图从中认清主家的情况。老爷子身旁的少女揉了揉头,颇有几分无奈的开口:“义兄,我们家哪里还需要什么助力?你只管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就是了,若是实在没有喜欢的,那就选一个知书达理宜室宜家的。”。

“宫中几位公主我也不甚了解,清芷你挑就是了。”少年开口便是满心满眼的信任,饶是心思纯净的崔清芷也不禁觉得任重道远。

少年人的交谈还没有结束便听到有小厮通报:“老太公,谢公子来了。”。

眉发皆白的老年人面有不解,疑惑的目光递给了自己的小孙女,而后便听到一个极为官方的解释:“是攸州谢家的那位大公子,此前在滇南城与阿兄相熟,此番离京得他照料颇多,后来一路回京,便邀他来府上暂住了,想来是知晓了祖父在此,前来拜会的,您只当他是普通晚辈就是。”。

得了自家孙女的准话,崔老太公也不再担忧,只吩咐人将那郎君请进来。来人一身玄色苍竹暗纹锦袍,同色腰封勒出劲瘦的细腰,腰封之下左边坠着一块白玉佩,右边是一个宝蓝色的荷包,三千青丝梳的整整齐齐用嵌黑玛瑙的银冠高高束起,剑眉入鬓目光如炬,明明像是锋芒的长剑却装出一副已然收入鞘中的模样,让初次见到这男子的崔老太公心中生出几分警惕。

“小子攸州谢府谢玧崧,见过崔老太公,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望老太公笑纳。”知道自己被主位上的长辈肆意打量,少年也不敢有任何不耐,反倒行为举止愈发恭敬,叫人挑不出一丝错处。

再看那身后两个随从捧出来的“薄礼”,除了常规的两颗百年老参,还有王孟然的名画巫山四景。其中价值远超一个普通小辈拜会长辈所需准备的礼品,也因此让崔老太公更加不敢小瞧:“是个不错的儿郎,在家中可曾习武练剑?”。

读书是世家儿郎必然要做的事,只不过是天赋不同,是以所专不同,因此长辈同晚辈寒暄叙话也极少问读过什么书,而是会问些习武游学之类的,自然女娘不在此列。

少年站的挺拔,朗声回答:“自幼习武,虽不精通,足以自保。这两年刚刚离开书院,四处游学。日后还望老太公多多指教,莫嫌晚辈叨扰。”。

崔老太公为官多年,有曾是帝师,自是见识过各种各样的人,眼前少年意气风发,又不曾可以收敛周身气势,老人家自然看的出他是个练家子,说不精通只不过是自谦之词,是以也不会当真,只摸着胡须笑了笑:“哪里的话,老朽年纪大了,可不敢随意指教,这天下啊,日后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您哪里年纪大了?身子正硬朗着呢,您还得长长久久的,不然我这偌大的郡主府谁帮我照料啊?”崔清芷开口,却不是为了给谢玧崧解围,也不是因为这真的缺人管事,只不过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