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郭襄 (第1/2页)

此界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李元文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推断出张君宝看的极为珍贵的金丝镯应当是故人赠与。 只是不知男女,也不知其生死。 嗯,毕竟他也没有太多的阅历,到底也是个年轻人。 再有几年就往奔三去了。 “你老是对着一个死物发呆又有什么用?不如我陪你下山走一走,看看它的主人过的好不好?” 这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客套话,像这样的话李元文对张君宝说了不知多少。 可张君宝从来就没有听进去。 “也好。” 破天荒的,他居然应了。 李元文一头雾水,难道说自己的不断劝说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还是有效果的? 下了山,李元文跟着他走。 毕竟路朝哪边走他是真不知道。 不问人的情况下,让他去京城,而他能走到琼州。 现实就是这么离谱,不信大家自己试试? “男的全部杀光腌制作粮!女的抢回军营作我们的奴隶!!!” 一队几十人的小队出现在村庄里,他们挨家挨户的搜寻,把所有人都赶到空旷地带。 能带的全都带走,带不走的则就地焚毁。 李元文低头不想去看,这已经是他第七次看到相同的场景了。 第一次,他不顾张君宝的劝阻杀光了一支劫掠的小队,可结果呢? 那些百姓则各个逃亡去了。 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 因为三天后来了更多的军队,接连毁杀了数个村子不下四千人。 “雪意剑法,雪意剑法……” 李元文呢喃了几句,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他的目的是寻找机缘,属于真修们的机缘,属于武当山三丰派这一脉的机缘。 “假的,都是假的。” 相对而言,张君宝则淡然了很多,李元文断定他绝不是第一次见到此场景了。 第一年,两人走遍了大半个天下,一无所获。 第三年,李元文从张君宝的嘴里得知了一个姑娘的名字。 她叫郭襄。 第六年,张君宝终于找到了郭襄的踪迹。 那是一行字,刻在一片无名山壁上的字。 张君宝看的怔怔发神,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郭襄所留。 可李元文呢? 李元文的心思已经不在什么机缘不机缘的了。 他看到了太多太多的苦难。 生,死,路边被野狗啃食的枯骨,大城池里饿死的本地百姓。 淮河边上的无尽风月奢靡。 他知道世间苦,但没想到这么苦。 他第一次对史书上“人相食”这三个字有了一个清晰无比的认识。 民不聊生! 因为没有了民,如何聊呢…… 第十三年,李元文的胡子都已经很长了,他开始试着传播一些后世的理念,传播一些信念的种子。 可收效甚微。 多有人把他与张君宝当成了江湖骗子,报官揭发。 想不到的是,二人不是普通人,轻而易举就走了,反倒是揭发他们的人被官府抓到了大牢严刑拷打。 非说他们是造反的贼子,割了头抄了家然后邀功去了。 何苦来哉! 第十九年,他们来到了终南山,郭襄的踪迹再次出现。 经过多方打听,终南山的道士有几个人见过郭襄,然后指了一处方向。 等他们赶到时只看到了一行字。 字如下: 与你一别已有二十年,我知道你是知道我在找你的,可为何不肯再见我一面呢。 张君宝认出,这仍旧是郭襄的字。 她似乎也在找人。 见字如见人,张君宝心如刀割,虽无伤痕却痛的无法比拟! 而李元文呢?依旧无心关顾其,只是知道了张君宝大概是在单相思一个名叫“郭襄”的人。 对方也在等他吗? 不,不像,不然也不会是这个局面。 一如这么多年的局面一样,张君宝一无所获。 这大概就是最大的痛苦吧。 我思卿来佳人远,相思水长东。 第二十四年。 李元文与张君宝来到了泰山之巅。 就在最近,天下有名的真修都会聚集于此。 因为他们窥得消息,有许多江湖前辈相约于此。 一来是叙叙旧,二来嘛,则是想要了结一下恩恩怨怨。 所谓江湖,就是真修们的江湖。 终于。 在泰山之巅,张君宝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郭襄。 两人隔着不算太远,也就百步而已,普通人用不了一分钟就能走过,对于像张君宝这样的真修来说不过转瞬而已。 好些灰发苍苍的真修诉说着陈年往事。 李元文顺着张君宝的眼睛瞧的很清楚。 那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八九的女人。 生的是那么漂亮,无可挑剔。 “原来她的心里一直都没有我吗?”张君宝心里非常失落。 见郭襄一直在盯着其中一个断臂之人瞧着,就像是张君宝看郭襄一般,只是二者对调了位置。 局外人李元文最是清楚,不由得心底悄悄叹息:“这就是所谓的三角恋了吧?你爱她,她却爱着另一个人。” 夜,渐深。 泰山之巅已经汇聚了不下三百真修,且有不少金丹真修,甚至是元婴期的真修也瞧见了几个。 第二天,那位独臂真修一人独斗四大元婴真修。 从清晨到黄昏。 最终的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