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故人 (第1/1页)

“都排好队!拿户口本领米面油!” “老秦头!你怎么没带小推车?这么多东西带的回去吗?” 在一声声的嘈杂里,洋溢着的是人们开心的笑容。 这个百十来口的村子里,很久都没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了。 依稀记得,除了红白喜事,上次这么热闹还是几十年前的事儿了。 那会儿人情味儿也足,不像现在了。 邪修齐六河的领居家。 三两个调查组的人,还有李元文再问齐六河的邻居一些事儿。 他的领居就是之前喊齐六河一起去村广场的那个人,年已六旬有余。 腰略弯,背略驼,可以称一声老伯。 而且喜爱抽旧时候的那种老烟枪。 叭叭叭的一口接一口,实在是呛的很。 让人不怎么适应。 “你们说河子啊!哎呦,这也是个苦命的,打小就没了父母,是他姥爷养活大的。” “而且因为这事儿也常常被小孩子们欺负,过的不怎么顺心。” “都四十来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有个后什么的,时间再往前推个十几年,打工还被骗,一分钱没捞着。” “可怜的哦,硬生生半是要饭半是做杂活儿才走了回来,自个儿在他姥爷坟头哭了一天。” “哎,这么可怜的娃,咋就是个逃犯呢?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说道此处,老伯猛地又砸吧了两口旱烟。 “还是普通人安稳些,一人一袋米,一壶油,还有一袋面,够吃很久了。” 老伯满足的笑了笑。 与此同时,隔壁邪修齐六河的院子里,余下的调查组人员没有搜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满屋空荡荡,只供奉着一个排位,是齐六河姥爷的。 探明了该有的讯息,调查组也就离开了。 待他们走后,隔壁老伯出门看着调查组离去的那个方向又说了一声: “六河这孩子也可怜呐,本不该如此的啊,怎么就成了逃犯了呢……” 当然,李元文他们也不会知道齐六河邻居的话的。 小镇惨案不是齐六河一个人做的,而是有七个人。 目前,只是死了一个而已。 余下的人,调查组也要继续追杀。 那么多的冤魂,是要有个交代的。 此次调查组的临时驻地。 李元文在跟此行调查组的负责人谈话:“伤员怎么样了?” 他问的是之前追击齐六河重伤的调查组伤员。 “还好,生命没有危险了,但,也得调养大半年才能恢复。” 李元文:“有没有怪我没有第一时间出手。” “不会的,除魔卫道维稳天下,本就是我们的职责,从加入特别行动调查组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该有如此的觉悟。” “难道说,没有李先生,我们就什么都不做了吗?任由邪修肆意妄为涂炭生灵,岂是我辈所为?” 一句反问,令李元文看到了眼前此人的道心。 明心见性…… 山一程,水一程。 江湖悠悠,岁月如歌。 李元文终究是拜别了调查组。 HUB省。 武当山。 两日后,李元文的身影出现在了此处。 见人影绰绰,游人访客。 一路顺畅。 “李师叔!” “师叔回来了!” “师叔好久不见。” 李元文笑着答曰:“你的皮肤嗮黑了不少。” 陈行书的院子里,依旧能看到那棵树。 依稀间,恍若昨日一般。 陈行书与他置一小桌,倒清茶一壶,听风谈雨,好不惬意。 李元文心有所感:【仿佛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 有陈行书的弟子给他沏了壶茶。 这人他也识得 正是当年在一家汉服店内,陈行书给与他随行的几个弟子一人买了一套汉服。 转眼间,这都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眼前人也少了当年的青涩。 只是那一去,已有三年不见陈行书的面容了。 而今,生死不知…… 李元文:“我去后山走走,不碍事吧?” “师叔自便即是!” 茶饮了一壶,又添了一壶,待新添的茶水凉了。 见天色尚早,李元文不由得生出到处走走的念头。 脚步不停,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后山。 人迹不见。 荒草覆没之地。 好一片翠绿盎然,只是不知到了秋冬之季,又是怎的个萧瑟模样。 “那人,好像见过。” 远远的,李元文瞧见远处有一人背对着他。 好奇之下,走了过去。 走到那人的跟前,方才识得,此人是数年前所遇到的那位老道人。 只是浑身血气,已不如当年。 老态龙钟之模样,垂垂老矣! 好似下一刻就会被一阵风儿吹倒了一样。 “是你小子啊,好久不见了。” 老道见了李元文,一点儿没有什么惊讶之态。 李元文见老道坐在一个树桩上,双手还拄着拐杖。 这树桩很大,坐他三五个人完全不在话下。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