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简直就是传奇 (第1/1页)

隔壁镇。 孙桂花的父亲,老兵孙国强自从能站起来后,身体也比以往健硕的多。 尤其是喝了杨夏给的那个药酒之后,眼睛和耳朵也变得更好使了。 于是在七天前,他们一家,包括孙桂花和肖铁牛两人坐上了飞往朝x的飞机。 这一次出行目的很简单,却抗M援朝纪念碑上面看望孙国强的战友们。 随行的还有县机关融媒体里面的一个记者。 重点就是报道老兵孙国强不远千里看望当年冰雕连的战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冰雕连在当年战争时期就是一个传奇,一座不朽的丰碑。 而孙国强更是冰雕连里面的传奇,也是冰雕连为数不多活到现在的老兵。 当年县融媒体采访过一次孙国强还是坐在轮椅上。 现在孙国强奇迹般的站了起来,对于融媒体的记者来说,简直就是传奇。 所以趁着全面提高军人待遇的政策下,上面领导也要求好好的宣传一下老兵孙国强。 这不,全面资助老兵的所有前往朝X国的费用。 并且提前联系好了那边的工作人员,一下飞机,就有人来接应。 先是在指定的酒店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乘坐专车前往烈士纪念碑。 碑下刻印着几十万牺牲战士的姓名。 孙国强从第一个名字开始找,一个个看过去,神情肃穆。 终于在两个小时后找到了班长的名字——宋阿毛。 孙国强抚摸着这个名字老泪纵横,身体激动,肩膀靠着纪念碑,嘴唇抖动的对着身后的记者说道:“当年宋班长牺牲的时候,从口袋里面翻出了一张纸条。” 记者拿着摄像机对着孙国强,好奇道:“什么纸条,写了什么吗?” 孙国强点点头。 “上面写着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孙国强说的慷慨激昂,最后说破了音。 “这!” 记者听到这句话后蓦然有些热血沸腾。 身旁的儿子女儿表情也是肃然起敬。 尤其是孙女丽丽,神情如孙志强一样有些激动。 记者缓了缓自己的情绪回应孙国强道:“当年志愿军烈士的英勇顽强,始终值得我们学习,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众人点点头。 孙国强用手帕将宋阿毛的名字擦拭干净,用额头顶着墙壁上的名字,轻声呢喃。 “班长,我回来了,新Z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了,老M再也不敢欺负咱了……当今盛世,如你所愿。” 说完,孙国强忽然站立,行立正姿势。 他整理了一下已经破旧很久的军装,随手挺直腰背,朝着纪念碑敬了一个军礼。 近乎九十岁的年纪,依然熠熠生辉,如屹立不倒的钢铁长城,绵绵不息,气贯长虹。 记者连忙调整角度拍下这一幕。 孙国强身后的孙桂花她们则是朝着纪念碑鞠躬三次。 他们知道,老爷子的这桩心事,算是了了。 不论如何,都要感谢神医杨夏。 从朝X回到国内。 老爷子的这张敬礼的照片在记者发到网上之后,立刻吸引了市融媒体,省融媒体的注意。 在经过省融媒体的转发报道之后,直接被央视引用。 不到一个礼拜时间的发酵,央视直接联系到县融媒体的工作人员,再由县融媒体工作人员联系到孙国强。 邀请孙国强十天后去央视做一期关于冰雕连的专题采访。 孙国强想都没想,直接答应了,这是关于诉说那个时代的故事。 也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军人永垂不朽。 —— 山岭村。 八月三十日。 距离杨夏乔迁之喜宴会还有一天的时间。 杨夏联系过县城酒店的工作人员也带着工具厨子和服务员赶了过来。 一共八十八桌,每桌的菜品标准是两千元。 这八十八卓下来就将近二十万元。 杨夏全部都包给了酒店去做,就连一张桌子自己都不用负责。 这一天,酒店杀了两头牛,五头猪,十头羊,几十只鸡鸭和几百条鱼。 原本沉寂的山岭村一下又热闹了起来。 因为第二天开席,杨夏请的又是全村(每家每户派代表),而且最重要的是,份子钱只需要一块钱,这就相当于是白吃。 所以在村里传了好几天杨夏这不行那不行哪哪都不行的话也沉了下去。 这叫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但杨夏知道这些风言风语不会消失,除非自己把刘红杏给办了,不然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除了村里面的人。 杨夏也请了魔都的黄三强周甲第和黄雀。 杨夏可不傻。 这三个人,随便拎一个人出来,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只是山岭村里面的这些刁民,没见过世面,就知道黄三强和周甲第开豪车送豪礼,这号人物肯定有钱。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