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那便一去不返!! (第1/2页)

记者凝固了一下,说话开始有些结巴。 她也没想到,昔日没有任何疾病能够阻挡住的药神,现在也没有了办法。 “可是,可是……你什么绝症都能治疗不是吗?” “我能治绝症,因为绝症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发生了,病毒不一样,病毒在生物学上讲就是有害菌,是新型微生物,先人没有经验,我需要逐步探索。” 记者:“所以您打算怎么做?” “咳咳咳。” 杨夏的咳嗽变得更加的频繁起来。 缓过来后,他看着镜头,认真的说道: “我爷爷以前和我说过,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之前,亲自尝过了不少于一百味草药,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着成《千金要方》。” “如今我能做的,就是像先人古圣那样,只有以身涉险,才能切身感受病毒的攻击原理,只有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才能对症下药,以求实效。” 记者听到后咂舌问道:“您的意思是,您只有自身感染肺病了,才知道该怎么治疗?” 杨夏淡淡的笑了笑。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只有我自己感染了肺病,拿自己下药,才有可能找出突破口,至于能否治疗甚至治愈,这些都是未知。” “所以您打算这么做了吗?”记者惊讶的问道。 “是的!并且我想我已经感染上了肺病,这也是我让你离我三米远的主要原因。” 此时的记者情绪有些紊乱,但脸上的表情依然充斥着对于杨夏的敬佩。 “您是故意去感染病毒的??” 杨夏毫不掩饰的说:“当然。因为越早介入研究越好,现在汉城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记者睁大眼睛道:“可您自己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您不怕死吗?” “怕!” “那您还这样做。” 杨夏的脑海忽然想起老神仙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于是,以原话的形式说了出来。 “曾经有一个老中医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亦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未可传于士族,庶以贻厥私门。’” 这话颇具内涵。 就算是高校毕业的记者也没有听懂所有的道理。 然而这已经不重要了。 为了治疗肺病,杨夏以身犯险,这样舍己为人的行为,就足够全人类敬佩。 等到最后。 记者的眼眶发红,声音有些嘶哑的问道。 “若这条路一去不返呢?” 杨夏毫不犹豫且坚定的回应。 “那便一去不返!!” —— 采访结束,但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他不是神,只是一个凡人。” “这样做,会不会太莽撞了,疫情终究会过去,可绝症不会过去!” “已经死了一百多人了,累积感染人数五万,杨夏这是舍小家,为大家啊!” “虽然很让人敬佩,可我觉得,杨夏的命,不止这个数!” “哭死……男神,你怎么这么傻呢,这世界上谁也没有义务为谁死,也没有义务为谁活!” “……” 杨夏自己开车回到了二号楼。 并且向所有人坦白了自己感染了肺病的消息。 “各位领导,这段时间做好自我身体健康检测,一旦出现症状,尽早干预。” 他笑了一下。 “我不能呆在这了,这里可是整个疫情防控的中枢,可不能出问题。” 他看向汉城二把手。 “能不能帮个忙,让酒店安排个房间给我,我要进行自我隔离!” 二把手立马打了一个电话。 “安排好了,就在隔壁三号楼。” “谢谢。” 杨夏提着行李,和大家示意了一下便准备离开。 刚到门口的时候。 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坐着的所有人都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杨夏回头。 众人神色恭敬且炽热,十分整齐的朝着杨夏拱手作揖。 杨夏放下手中的行李,双手一贴,躬身回应。 “祝君功成!” 组长喊一句。 众人齐声复喊一句。 “祝君功成!” 杨夏点点头,挥了挥手,走出二号楼。 其实二号楼的这些领导们刚刚就一直在看着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故而知道了杨夏以身犯险,不惜牺牲自己,去感染肺病,也要寻得良方。 所以众人的长揖,其实是他们的早有准备,也是他们对于杨夏发自内心的敬畏。 现在,汉城的疫情局势越发紧张。 他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消耗在了防疫上。 所以自动漠视对杨夏的关心。 再者。 在二号楼里面,他们都清楚。 杨夏做出这样的选择,绝对不是为了博取他们这些正厅级以上领导的同情。 他和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疫情早点过去。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要比任何人清醒,也要比任何人冷漠。 这是一条向死而生的路,承载着汉城两千多万人,全国十四亿人的希冀。 当二号楼大厅门关闭的一瞬间。 其他人都坐了下来,只有陆志廉看着窗外,看着那个高大的身影,脑海中回想着那句“一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