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而作为陪衬,王一林也将在何永兴出访的欧洲的时候出访非洲与拉美十六国,算是表示中国政府照样重视那些地区的国家,并没有一点偏心。总理的出访当然就要低调很多了。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可以说这是何永兴的特别安排,是想让在他走后,王一林无法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利,算是一种防范的手腕吧。

本来按照何永兴的想法,周国辉也将在这段时间带领一支军事考察团去另外几个重要的国家,但是国内军队改革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周国辉在负责处理,所以无法脱身,最后只得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另外一名高级将领去负责,周国辉仍然留下了主持国内的军队改革。

而在主席与总理都离开之后,作为最有权力的人大委员长耿闽成了顺理成章的国家暂时领导者。这也是何永兴唯一能够放心的人。但是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内,国家的权利却落到了老赵的手上,也许出了老赵,何永兴是从不会相信任何人了。

随同他们这些高级官员出访的还有大批的谈判专家与代表,另外还有数十家国内大型民运企业的负责人将一起出访,名义上,这还是一次以商业合作为主要的访问,期间肯定要签定很多合同。当然,真正的用意却并不是这样。这些民间商人其实也是中国政府的砝码,表达出来的意思很明确,中国政府对国家的控制绝对是一流的。而且这是抛给那些被访问国家的绣球,只要与中国合作,得到的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好处,还能够获得中国市场,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并且成长最快,也是最为开放的市场。

当一切都定下来后,所有的安排自有人去办,还用不着他们这些高级官员费心。当然,在美国遭受到了珍珠港之后最惨烈的一次袭击之后,中国政府的这次出人意料的大规模对外访问,不但让国民倍加自信,更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现象——西方不亮东方亮!

第二章 高卢雄鸡

飞行在一万两千多米的高空中,王一林并没有感觉到多少的不适。这是他当上国家总理之后,第一次以正式的身份,代表一个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代表一个崛起的大国的第一次出访。虽然他的风光完全被国家元首何永兴对欧洲的访问所掩盖了,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王一林的这趟访问,其意义绝对不在何永兴对欧洲的访问之下。

“总理,你先休息一会吧!”汪明筌走了过来,把手中的茶杯放在了王一林旁边的小几上,“飞机还有十多个小时才到达累斯萨拉姆,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下,以后可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呵呵,不用了,我还不累,而且我也很少有机会静下来好好的看下书了!”王一林别上书签,把书放到小几上,端起了茶杯。

汪明筌一眼就看到了那本书上醒目的标题——《刘邦大帝》。虽然他知道总理很喜欢看书,特别是对历史伟人的传记分外喜欢,但是当王一林坐上总理这个位置之后,汪明筌就很少有机会看到他有时间看书了。

“总理,你怎么看这书?”汪明筌对历史的了解并不多,与很多常人一样,对刘邦的印象只是个流氓天子,可以说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方式的第一个平民帝王,也为后世的很多平民创造了一个现实的帝王梦。

“怎么?你认为刘邦并不是个好皇帝吗?”王一林一看汪明筌的面部表情,就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了,“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算不上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要知道,由他开创的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存在了最长时间的朝代。虽然在很多能力方面,刘邦确实是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刘邦却有个比任何人都厉害的地方,那就是知道怎么用人,怎么笼络人心,怎么让别人为他自己服务。这可是当帝王最重要的一点了!”

对总理的话,汪明筌明白了一点,但是仍然有很多疑惑。从情感上来说,他更佩服霸王项羽,只有项羽那样的人才能够算得上是英雄。但是他却忘记了一点,历史是有平民创造的,英雄并不一定会创造历史。

“知道萧何的一个故事吗?”王一林岔开了话题,问了一个让汪明筌摸不着方向的问题。

“萧何月下追韩信吗?这个倒是听说过。”汪明筌勉强想出了一不会错的答案。

“这确实也是个典故,但是并不是萧何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情。”王一林摇了摇头,“当年萧何在后方主持政务的时候,就有人警告过他,让他不要让汉王刘邦起疑心。知道萧何怎么做的吗?”

汪明筌老实的摇了摇头,这个他确实不知道。

“萧何就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