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 (第1/4页)

危险而已了。这从印巴之间的三次战争中就能够看出来,巴基斯坦从来就没有赢过印度,最后甚至还被印度给分裂成了两个国家,这就是最明显的证明了。但是对北方的那个强大的邻国,印度却不敢那么大意了。

中国与印度只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发生过一次冲突,而且冲突的规模还不大,双方的战斗也不那么激烈,冲突的时间也很短,但是从那之后,印度就将北方的邻国当做了最大的敌人,而且在后面的发展那之中,直接将中国当做了他追赶的对象。但是在经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印度不但没有缩小与中国之间的差距,甚至还让两国之间的实力差得越来越远了。中国在结束了十年动乱之后,踏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并且成功的对国家进行了整改,让中国走上了一条光明的大道。而在三十年之中,中国虽然经历了太多的困难与辛酸,但是成果是摆在那的,中国的成功已经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与个人都无法否认,更不得不重视的一件事情。而相对的比起来,印度就要差得多了。现在印度比新中国还要早成立几年,而这个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民族再次站立在世界的面前时,却没有了中国的那番自信,特别是印度在面临人口,资源,经济等等方面的问题时,却久久没有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让他与中国的距离是越差越远,更是让很多印度人不了解,而由不了解再变成了一种盲目的恐惧以及抵制的主要原因了。

现在,当印度的情报负责人将中国问题摆出来的时候,这些主宰着国家与民族命运的人当然不能忽视这个问题。40多年前,中国军队还基本上没有重装备的时候,就在喜马拉雅山将印度全副武装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而现在中国军队的装备质量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印度,而中国解放军也已经具备了与美军对抗的能力,即使中间挡着道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但是这能够阻挡中国人的步伐吗?即使没有人将答案说出来,但是大家都明白,情报负责官员的那句话并不完全正确!

“如果中国准备全面干预这场战争的话……”甘德也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了,“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有实力同时与中国还有巴基斯坦打一场两线战争吗?”

“我们应该尽力阻止中国参战!”印度陆军参谋长站了起来,因为他知道,中国的威胁来自陆地上,如果中国真的参加了进来的话,那他们陆军的压力将是最大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上面。显然,中国即使参战的话,他们的目的也很简单,让我们无法将所有的力量应用到巴基斯坦的身上,为巴基斯坦创造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然后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让我们进攻陷入泥潭之中,将一场速决战演变成持久战,来消耗我们的国力,最后达到让我们的进攻失败的目的!”

如果从中国以前针对南亚地区的政策来讲,这位印度陆军参谋长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这从中国之前对巴基斯坦有限的支持上就能够看出来。所以,中国对巴基斯坦提供的帮助,一直只是在勉强的维持住南亚的动态平衡,而巴基斯坦也一直处于不利的境地,无法对印度构成威胁,仅仅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但是,从现在中国的政策上来看,这位印度的陆军参谋长的分析不免有点过时了。

“照这么说,那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吗?”甘德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这种意见。

“为了让中国的计划落空,那我们必须要采取果断而有力的行动!”印度陆军参谋长显得很自信,大概是那些美国装备给他壮了胆,“按照中国准备参战的时间来计算,首先,我们应该在西线保持强大的进攻力量,争取在一周之内解决掉巴基斯坦,然后将我们的兵力迅速调到北线与西线,这样我们就能够抵挡住中国的进攻!当然,在西线进攻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北线与东线也保持足够的防御兵力!”

“那你认为中国的准备时间会要多久?”一名将领发问了,“另外,进攻的时候,我们需要在东线与北线保持多少的兵力才算是足够呢?”

这位将领并没有提到进攻巴基斯坦所需要的时间,很显然,他也认为,以现在印度的实力,用一周的时间已经足以解决掉巴基斯坦了。而看样子,大概大多数的印度将领都是这个态度,而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自信又有多少把握呢?

“按照西藏与新疆东南部地区的交通状况来估算的话……”印度陆军参谋长顿了下,“中国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军队的调动,以及战争物资的集结行动。而从后勤保障上来讲,中国在东西线分别投入两个满员甲级军已经达到了他们的保障极限。所以,我们只需要在东线与北线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