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部分 (第1/4页)

说到打击力方面,还有一个参考参数,即每分钟公里的弹药投送量。“太湖”级达到了1500万,而DD21是750万。可以看出来,在打击能力方面,DD21比“太湖”级确实是差远了。而从打击目标的种类上来看,“太湖”级在使用了制导炮弹之后,几乎能够对付任何性质的地面目标,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并不弱。而在对付地下目标的能力方面,“太湖”级的打击能力更为优秀,而DD…21只能够依靠装备了钻地弹头的战术弹道导弹对这类目标进行打击,而且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当然,在衡量打击能力方面,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性价比。虽然,“太湖”级的造价高达45亿人民币,2021年约折合13亿美元,但是DD21的早价,按照2021年的币值计算,也达到了22亿美元。在维护方面,“太湖”级编制人员850人,DD21只有85人,而且消耗的燃料比“太湖”级少很多,所以在服役期间的耗费比“太湖”级低了很多。相加起来,两种战舰的全寿命费用相差并不大。但是,在作战使用中,“太湖”级的优势就表现了出来。前面已经说过,“太湖”级重要的弹药是460毫米的各种炮弹,就算最贵的火箭增程子母弹的单价也不过28万人民币,而DD21的主力武器是导弹,一发“战斧Ⅲ”的单价是80万美元,一枚战术弹道导弹的单价为120万美元,一枚高速巡航导弹的单价是180万美元!也许,在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时候,要数发炮弹才能够达到一发导弹的破坏效果,但是在大规模使用的时候,“太湖”级的价格优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用中国海军官兵的话来讲,每发炮弹其实都是赚了的,而美国海军在使用导弹打击目标的时候,恐怕就要仔细考虑价格问题了,不然用导弹炸帐篷,肯定是亏本的生意!

当然,衡量一艘战舰性能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防护能力,生存能力,电子战能力,探测能力等等。而在这些方面,中美两级战舰都有自己的特长,各分春秋。但是,在最主要的打击能力方面,谁优谁劣就非常明显了。

关于“太湖”级的争论还有很多,但是大家现在都很关注这型战舰在战斗中的表现。上次炮击济州岛只是“太湖”级的第一次表现,而要完全了解“太湖”级的威力,就不是这么一次战斗就足够的了!

在朝鲜人民军围困大丘的时候,中国主力舰队已经重新回到了攻击济州岛的海域,同时打击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南方舰队的“鄱阳湖”号战列舰也加入了进来,让舰队有三艘战列舰能够对济州岛进行打击。同时舰队的航母数量增加到了5艘,能够为战列舰伴随护航!

本来,战列舰的任务是为航母服务的,在“太湖”级的第二次改进设计中,就大大增强了舰队的区域防空能力。按照中国海军的设想,在没有对地支援任务的时候,“太湖”级至少能够承担起防空导弹巡洋舰的任务,并且依靠更强大的末段反导能力,成为航母的贴身保镖。而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对地打击,而且在济州岛上的空军力量并不强大,无法对中国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所以,两者的地位被颠倒了过来,由“太湖”级承担主要的打击任务,而由航母提供空中掩护!

在第一阶段的打击行动中,三艘战列舰对济州岛持续炮击了48个小时,向岛上倾泻了至少25000吨弹药,直到将补给舰上的弹药都打光了,这才停止了炮击!而舰队也向西撤了150公里,准备在这里接受补给,而三艘战列舰也将在这里更换炮管。

在首批打击的目标中,空军基地,指挥基地,物资储备仓库,军营成了最重要的打击目标。经过这一轮打击,济州岛上的军事目标基本上都被炸上了天。同时,在战列舰执行打击任务的时候,部署在岛上的韩国空军对中国舰队发动了几次袭击,但是在中国海军战斗机的拦截下,韩国人的攻击几乎没有收到任何效果,还损失了不少。而在空军基地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之后,韩国空军再也无力出战了!

原计划3天的补给行动,因为运送炮管的支援舰在东海北部海域出现了故障,被迫延迟了一周,直到10月3日,才为三艘战列舰更换好了炮管。在这期间,5艘航母一直在派遣战机封锁济州岛,对任何向济州岛提供补给的海面船只进行打击。

4日,舰队重新回到了炮击海域,三艘战列舰重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炮击行动。这次,中国海军将主要打击目标放到了济州港上,要切断济州岛的所有外援,就必须要摧毁这座港口!同时,中国海军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协助朝鲜人民军在济州岛登陆!

中国收复台湾的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