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部分 (第1/4页)

纳涑檀锏搅�25公里,远超过了高能激光武器。每分钟能够射击15次。因为这并不是能量武器,所以不需要对目标进行太久的持续照射,只需要2秒钟左右就能够摧毁一枚反舰导弹了。

在“青海湖”号还在海试的时候,中国就秘密进行过一次真实的导弹拦截实验。一共20多枚导弹对“青海湖”号战列舰进行了饱和攻击,而四座高能粒子炮成功的对所有目标进行了拦截,而且将所有目标摧毁,没有一发导弹能够接近到距离战舰5公里的范围之内,根本就没有对战舰构成威胁。而最苛刻的实验是对炮弹的拦截。当时由“太湖”号在5分钟之内对“青海湖”号附近的目标进行了10轮炮击,发射了90发重型穿甲弹。但是,最终只有4发炮弹落了下来,而且都偏离了目标,落在距离目标一公里之外的海面上!由此可见,中国开发出来的粒子炮的作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当然,其真实的战斗力,还需要经过实战才能得到考验,毕竟战争中的条件比实验中的环境要恶劣得多了!

粒子束武器最早并不是在海军中得到应用的,而是在空军,或者是天军中最先得到应用!因为,在国家防御系统中,粒子束武器的作用比高能激光武器更为显著!

在最初的国家防御系统中,最主要的武器就是高能激光器,但是后来各国都在战略导弹上装备了对抗高能激光武器的系统,所以高能激光武器的拦截效果已经不很明显了,虽然在辅助以电磁炮,天基导弹之后,国家防御系统得到了加强,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因为仅仅能够拦截200到300个目标的国家防御系统,根本就无法对付大国之间的全力一击!而正是粒子束武器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这一现状!

因为太空环境更为理想,而且不需要对粒子束武器的安全性做太多的考虑,条件也更为宽松,所以从2030年开始,中国,美国与欧洲都先后开始部署天基粒子束反导武器系统了!

中国第一代天基粒子束武器系统采用的是分离体技术,即粒子加速器,能源组件,变轨舱是分开发射的,然后在太空中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完善的武器系统。这主要是当时各系统的小型化工作还不到位,而国家的安全又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对付战略弹道导弹的武器系统,也就只有采用这个虽然笨,但是有效的办法来克服这些问题了!当然,美国与欧洲几乎也采用了一样的办法来改进自己的国家防御系统!

到了2040年,中美欧的国家防御系统基本上改造完毕,对战略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中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为例,能够同时拦截800枚导弹,或者弹头。这已经基本上满足了国家安全的需要。而同时,三个国家也开始部署第二代的粒子束武器系统了!

第二代天基粒子束武器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主要是聚变反应堆的重量与体积都大大缩小,而且在微型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个系统基本上能够控制在50吨以下,而这已经能够通过大型运载火箭一次性发射到300到1500公里的近地轨道,并且完成太空部署!

当然,直到2050年左右,三大国才建立起了能够抵挡对方所有战略核武器打击的天基反导系统。同时,俄罗斯也在这方面取得了进步,发展起了自己的天基反导系统。同时,几个大国都在天基反导系统本身的生存能力,以及打击范围上做文章了,谁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天基反导系统如果不能够在战争中生存下来的话,那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可以说,21世纪的30年代到50年代,就是一个新能源取代旧能源的时代。在这20年中,人类所依赖的能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生能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代了老式能源,成为了主导人类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说白了,人类的发展就是能源的发展,不同效率的能源,直接决定了人类发展的层次。当然,聚变核能是主要的新能源,而在这之外,天基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都得到了开发,只是这些都是辅助性能源,要取代聚变核能的地位根本就不可能,最多起到配合性的作用!

而随着新能源的出现,现在人类能够飞得更快更高更远了,而且人类的生产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生产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当然,最显著的变化,还在出现在军事领域。新能源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颠覆了以往的军事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面貌。而也正是新能源的出现,让战争的危险再度降临了!

第三章 海洋世纪

第三章 海洋世纪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这句话已经被人说过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