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部分 (第1/4页)

,虽然欧美在短时间内的对抗中败下了阵来,但是谁能说他们在战略上失败了?通过数次冲突,有效的损耗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有效的动摇了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基础。只要矛盾激化,中国在这些地区的统治地位自然会被削弱,而这就意味着欧美的下一次机会!

其实,这是一个战略转换时期。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之后,中国的扩张势头是难以抵挡的,特别是在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西方世界被迫转入了战略防御,而随着欧美矛盾的加剧,即使是战略防御,也是漏洞百出。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动基本上已经结束,对抗双方的势力进入了一个平衡时期。而在这时候,中国的疲态暴露无疑,那么,中国必然会转入战略防御阶段,以稳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谁都知道,主动权是在进攻的一方手中,防御,往往就意味着失败的开始!

不管怎么说,问题是相当严峻的,甚至到了危险的地步。而这些早就认识到了问题的年轻参谋人员并没有闲下来,在鲁毅给他们布置任务之前,其实早就开始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理论基础,而现在只是将这些理论投入到实践中来!

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总参谋部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新的军事发展大纲。在大纲的第一条,就是要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扩军是再所难免的,同时,所有涉外驻军将又对外干预转为内部稳固工作中来。整个计划是相当庞大的,当然多数是出于军事安全上的需要,而并非政治上的需要,整个计划必须要与政府搞出来的相关的计划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许三立的动作也不慢,政府的相关战略调整计划也在之后不久就拿了出来。这是一份完全从政治角度考虑的战略调整计划,计划的核心,就是要稳固重点地区,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弃部分边缘地带,以延长欧美的战线,同时缩小自己的战略防御范围。当然,主要的工作仍然是从经济上着手,依靠非暴力的形式来达到目的。而就在政府的这份计划中,还写明了一条底线,即,中国如果被迫转入了战略收缩的话,最应该保护的地区,以及收缩的最低范围!

有了相关的理论与计划基础,那么还需要一个相关的部门来执行这些计划。2067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鲁毅接到了调任的通知,让他立即赶赴兰州,准备赴新成立的国家军事战略科技总部报道,担任该部门的第一任领导人!

鲁毅早就知道了这次的安排,而且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几乎是在收到通知的当时,就前往北京郊外的某空军基地,坐上了专门为他准备的一架运输机,前往几千里外的兰州。这次,他没有带上妻子一起去,毕竟,这个部门是国家才成立的,而且是一个没有对外公开的秘密部门,其秘密程度很高,即使是在中央,也只有10多个人知道这个部门的存在!

当然,军事战略科技部只是个代号而已,其主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研究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在军事上。另外,还总管军事发展战略,军事科研项目,以及重要的战略情报管理。这是一个有相当高的综合性的战略部门。该部门的经费是由国防经费中划拨的,而且并不着详细说明,也就是中国有明的政府秘密经费。而现在,整个部门的人员不超过一百人,总部设在距离兰州大概150公里的一处秘密地下基地中。所有的成员都是秘密调集的,而且是国内在战略分析,经济,外交,科技以及情报方面的年轻骨干。仅仅从人员的安排上,就能够看出来,许三立对这个秘密部门的希望是非常高的,因为年轻人的思维更活跃,能够想得更广一些。当然,在许三立的计划中,其实这只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幕僚机构,其并不对国家政策产生直接的作用,但是却能够为国家政策提供有用的依据。而这正是该部门存在的根本原因!

鲁毅乘坐的是一架垂直起降运输机,飞机并没有在兰州机场停,而是直接降落到了基地里面。降落点是用一扇可移动的大门保护着的,降落的时间也选得很准,正好躲过了外国间谍卫星。当然,整个基地都深埋在地下,那些在接到命令来这里的科研人员都已经被提前告知,他们可能会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将无法见到阳光了,甚至不准许在这段时间内与自己的家人联系!

到达基地的第一天,鲁毅就召集了几个部门的大小负责人。基地内出了100多名研究人员之外,还驻扎了一支250人的警卫部队。这支警卫部队并没有番号,但是谁都不敢怀疑他们的作战能力。参加会议的人有15个,出了5个部门的正副负责人之外,还有警卫部队的正副负责人,以及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