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部分 (第1/4页)

量降低了50%,化工也损失了78%,能源制造业损失了80%,铁路交通线被毁灭了75%,公路桥梁被炸毁了45%。毫无疑问的,在这种压力下,即使奥尔特加仍然不承认失败的现实,他在欧洲的统治基础也已经遭到了打击,这个独裁者的统治开始动摇了。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即美国态度的明朗化。在中国及时的展开了对欧洲的战略轰炸之后美国方面很快就认识到,即使此时介入欧洲内战,他也不可能占到便宜了。更主要的是,中国的态度异常的坚决,如果此时大规模介入的话,其实就意味着与中国的全面战争。而美国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因此,盲目的冲动行为,最终带来的只是更大的灾难。因此,在这个时候,美国的态度也明朗化了。

美国一方面谴责了奥尔特加政府的极端行为,同时又对中国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表示了委婉的指责,接着,美国表示将通过其他渠道,向欧洲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且接收欧洲的部分战争难民。美国的态度已经松动了,而且其支持欧洲的决心也开始动摇。当然,美国提出的这些援助本身都是有限制的,仅仅什么是人道主义援助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推敲了,因为不管是食物,还是药品,即可以让难民享用,同样的,也可以提供给军队!而美国接收的欧洲战争难民也是有条件的,一般的欧洲公民是不可能申请到政治避难的,只有欧洲的那些科学家,精英级的人物,才能够得到美国的庇护。显然,美国知道无法阻止中国在欧洲大陆的胜利,那他就要趁这最后的机会,大捞一笔了!

美国人的算盘是打得很精明的,但是,中国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行动。就在美国公开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对奥尔特加的支持降低之后一周,一支由英国海军陆战队与陆军为主,另外还有法国,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军队参加的登陆行动在加莱地区展开了。

这是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为此,英国几乎将其大舰队全部投入到了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援的作战中来,另外还想办法调集了至少500艘登陆舰艇,上千艘民用船舶,来将25万登陆部队,以及其装备,相应的作战物资运送上海滩。而在加莱海峡的对面,英国本土的南部地区,还为集中了可以供这些部队使用一个月的作战物资,更多在战争物资则正在通过大西洋与地中海的航线被运送过来。

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登陆作战行动,一开始,英国军队就顺利的攻占了滩头阵地,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先遣部队就已经控制了一块宽12公里,纵深5公里的登陆场,并且继续在向着内陆地区运动。

奥尔特加虽然预感到将有更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但是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了中欧与东欧的战场上,他认为罗马尼亚军队构成的威胁要远大于西欧地区的危险。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错误,虽然罗马尼亚军团已经进入了德意志境内,但是罗马尼亚军队都在内陆作战,本身的补给,以及部队的调动都存在着麻烦,而且罗马尼亚军团的战斗力是不足以担负起主要战场这个重任的。奥尔特加并没有注意到西欧战场上的变化,所以当英国军团在加莱地区登陆的时候,欧洲军团只有不到2个预备队师的兵力驻扎在亚眠与阿拉斯,离登陆场足足有数百公里远!而在登陆场附近,只有不到两个连的防御兵力!而这些部队在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就逃跑了,因为他们只是二线部队,一看到英国登陆部队,连一枪都没放,全都只顾着逃命去了。

奥尔特加在知道英国军团已经在加莱地区登陆之后,立即调遣军队准备将英国人赶回海里去,但是此时,欧洲军队的指挥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他并不知道,至少已经有4个英国陆战队师在第一天就上岸了,另外还有十多万大军正在准备登上海滩。由中国援助的工程部队也已经在海滩上架设好了一座浮动式码头,大量的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正在源源不断的送到登陆部队的手里。而奥尔特加能够调动也就只有两个预备队师。让这两支二流部队去对抗英国强大的陆战队,即使把空中打击排除在外,他们也不可能完成被赋予的任务!

在登陆期间,英国大舰队的航空兵主要负责对滩头阵地上的登陆部队进行支援,但是很快,英国舰队就发现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了,也就改变了计划,开始为进攻部队提供掩护,并且扫清进攻路线上的障碍。而中国大西洋舰队的火力打击分队则主要负责对战场进行遮断式打击,对任何向登陆地区前进的欧洲军队进行远程轰炸。

其实,在第一阶段的轰炸结束之后,原本世界一流的欧洲军队已经降为了二流的部队,其通信,指挥,情报系统遭到了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