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部分 (第1/4页)

懈�拘裕��裕��胂拗普秸�墓婺#�獗旧砭褪且患�豢赡艿氖虑椋�热幻拦�且曰竦檬だ��康模�敲慈绻�谋湔秸�绞侥芄皇蛊浠竦檬だ�幕埃�敲疵拦��裁床桓赡兀考词故墙�泄�诺秸飧鑫恢蒙希�不嶙龀鐾��难≡瘢�

可以看出来,战争是带有极大的破坏性的,只要战争一发动起来,那么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控制其规模,可以限制其范围了。

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除了在非洲地区与南美洲地区这两个次要战场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之外,在太平洋战区,大西洋战区,以及欧洲战区这三个起到主要作用的地区,战斗基本上都已经停止了下来。中美两国都在做新的调整与部署,并且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同时,中美两国也在反思中途岛战役,对自己的军事计划做出修改。而半年的喘息时间显得并不漫长,平静之后的暴风雨将更为猛烈!

第五十四篇 决战澳洲 第一章 艰难抉择

第五十四篇 决战澳洲 第一章 艰难抉择

进攻澳大利亚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对于中国来讲,能够做出进攻澳大利亚的决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战略层面上来讲,进攻澳大利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如果不能够瓦解美国的海外防线,解除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受到的威胁的话,那么中国无法将战争再深化下去。但是,当真的要决定进攻一个面积有800多万平方公里,有近一亿人口的大陆的时候,恐怕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

作为参与者,鲁毅是在得到医生的许可之后参加了制订澳大利亚登陆作战计划的,但是在医生与护士的监督下,他并不能完全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去,因为对这个老人来讲,任何繁重的工作都有可能导致他的身体崩溃。因此,鲁毅每天的工作时间限制在了4个小时以内,而且是分成上午与下午两次进行的。这一来,鲁毅就只能够起到一个次要的作用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都只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并不直接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而与他接触的都是一些高级将领。其中总参谋长杨利威就是经常与鲁毅商量的主要人物。

“从总体上来看,进攻澳大利亚是必须的!”这是在制订计划的初期,杨利威询问鲁毅意见的时候,鲁毅所说出的一句话。

从当时中国的总体战略来看,太平洋是主要战场,而在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上,中国仅仅寻求一种平衡,即不会主动的获取胜利,以牵制美国为主,而在南美洲战场上,主要的战斗重任是放在了阿根廷身上,在非洲战场上,战斗压力则是由坦桑尼亚与埃及等国家承担。这是中国战略布局的根本之所在。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中国在其他地区的投入并不多,这与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也是相符合的。但是,这种情况绝对无法持久。

从欧洲战场的情况来看,在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对俄援助大打折扣,不管是处于实力的考虑,还是出于自身在战争中的位置的考虑,俄罗斯在欧洲大陆上的进攻停了下来,欧洲国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此时,中国的援助仍然在源源不断的送到欧洲国家的手中,很明显的,要不了多久,欧洲国家就将对俄发动反击,而战争的平衡也将被打破,到时候,欧洲国家获得战争的主动权是必然的事情。

从大西洋战场的情况来看,美国在抽调了部分大西洋舰队的力量之后,大西洋舰队已经无力南进了,而且美国要想继续保持对欧洲国家的海上封锁,就不得不将大西洋舰队留在加那利群岛附近,因此,大西洋战区也呈胶着状态。但是,中国大西洋舰队正在寻求反击的机会,处于对非洲战场的考虑,中国必然会想办法夺回加那利群岛的控制权,所以,大西洋战区也平静不了多久,随着双方实力的转变,一场大战是再所难免的。

而在别的战区的战斗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虽然因为中途岛战役的影响,各个战场上战斗的激烈程度都有所降低,有的地方甚至平息了下来,但是这只是一个缓冲期,战争还远没有结束,因此,随着双方实力对比的变化,那么新的战斗就肯定会爆发!

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原因,中国就必然会加快对澳大利亚的进攻行动,力求在别的战场上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之前,抢先发动攻击,完成南进的任务,解除自身侧翼受到的威胁,巩固在太平洋上的基础,为最后向美洲大陆发动进攻创造条件。所以,当初鲁毅主动提出应该在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尽快在澳大利亚方向上发动进攻。而总参谋部也立即采纳了这个意见,在中途岛战役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进攻澳大利亚了。

整个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