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部分 (第1/4页)

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而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与鲁毅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比如,莫怀聪当年就担任过鲁毅的参谋长,而谢传正在他还是少校的时候,就曾经在印度洋舰队服役,是鲁毅手下一名得力的参谋。而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此时为陆军少将的魏明涛,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出现的最有威名的陆军将领!

魏明涛的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在第三次对日战争时因为负伤失去了左臂而离开了军队,回到家乡之后,魏明涛的父亲才结婚,在45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但是从小,魏明涛就没有让父亲少操心过。18岁那年,魏明涛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瞒着父亲报了陆军指挥学院,而不是父亲希望他报的海军指挥学院,毕竟,老一辈没有完成的事情,总会强加给下一代,魏明涛的父亲也一样,希望儿子能够成为海军将领,完成他当年的理想。但是,魏明涛从小就对海军不感冒,所以偷偷的改了志愿,而且,当年他以省里第三名的资格,被陆军指挥学院录取了。为了这事情,他足足有5年没有跟父亲说过话,显然,两父子的关系到此已经快要破裂了!

经过了4年的磨练,魏明涛从陆军指挥学院毕业的时候,已经是一名陆军少尉了,随后他被分配到了第39军,担任少尉排长。直到他一年之后,因为表现优异,且在数次险情中立下了功劳,被破格提拔为上尉军官的时候,他才回到家里,而两父子之间的隔阂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消除,毕竟血浓于水,怎么说,也是父子亲情,一些小的分歧过去之后,还是一家人!

从此,魏明涛踏上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在他25岁那年,就因为其一项发明可以让部队每年节约上百万的资金,而再次破格被提拔为了少校。接着,他再次返回陆军指挥学院,进行深造。当他28岁从陆军指挥学院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校军官了,并且拿到了通信与计算机双硕士学位。三年之后,魏明涛因为回家结婚,错过了晋升为上校的机会,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错过晋升的机会。33岁那年,魏明涛参加了在非洲地区的一次特别行动,这次,他没有再错过机会,顺利的成为了上校团长。当中国与欧洲在中东地区的战争爆发的时候,魏明涛已经是大校师长了,但是他没有能够参加这次战争,因为第39军此时部署在国内,作为首都的卫戍部队,他自然不可能帅军参战。而这促使他决定离开39军,因为在他看来,军人就应该上前线,而不是在后方享受安逸的生活。当他被调到40军的时候,赶上了欧洲内战,并且在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以及罗马尼亚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当他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已经晋升为了陆军少将,而这一年,他才43岁!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魏明涛作为40军军长,正带领部队在大西北地区适应沙漠地区的作战行动,因为40军在欧洲内战时,曾经在北非地区执行过几次行动,暴露出了严重问题,部队在沙漠地区的作战能力并不强。而当他知道战争全面爆发的消息之后,立即就找到了集团军的首长,希望40军能够成为先头部队。当然,他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的,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只有在极个别的地区,在这场战争的前一年时间中,中国方面动用的地面部队并不多,而且大部分的岛屿争夺战都是由陆战队担纲的,还轮不到陆军出面!

中途岛战役之后,魏明涛敏锐的认识到,国家的下一个进攻目标肯定是澳大利亚。这一点,是他从父亲那遗传来的,攻占中途岛,就是掐死了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运航线,而美国向澳大利亚增援就将显得更为困难,而且夏威夷群岛将严重的牵制美国的力量。中国为了巩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必然会进攻澳大利亚!当然,要进攻澳大利亚,那么仅仅动用海军与陆战队是不可能的了,在这个战场上,陆军才是主角!看清楚这一点之后,魏明涛向首长提出了请求,希望40军能够部署到东南亚地区去。

这原本也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毕竟一个军的调动,绝对不是某个集团军的指挥官说了算的事情。这需要由军委与总参谋部来做出决定。但是凑巧的是,当时正好在东南亚地区缺乏部队,需要有一支快速机动部队调过去,而40军本身就是快速机动部队,所以,当魏明涛的申请提上去之后,很快就被批准了。这次,没有多少人与他竞争,因为在很多的将领看来,在将美国打成重伤之后,下一步必然对俄罗斯开刀,消除背后的威胁,所以很多部队都请求调到西北地区去。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魏明涛那敏锐的观察力发挥了出来,并且在随后的战争岁月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当部队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