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部分 (第1/4页)

妥协,获得了美国工会联盟,各产业联盟的大力支持,在这一情况之下,美国国内的反战动荡才逐渐平息了下来!

毫无疑问的,美国国内的动荡局势对战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直到半年之后,道威斯的死才逐渐被人所遗忘,而这半年之内,美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解决国内出现的各种问题,整合战争力量,以便于将战争进行倒底。

从当时的战局来看,美国国内动荡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延缓了美国的战略反击,在国内情况不稳定的时候,发动战略反击无疑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还带有极大的风险性,这让中国能够充分的利用这段时间来改变自己的战略部署,迎接美国即将发动的战略反击!比如,美国原本计划在中途岛战役结束三个月之后在日本地区策动一场大规模的反击作战,但是随着第3舰队的覆灭,以及国内的动荡,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这一行动被拖延了足足半年,当美国再次准备在日本发动叛乱,牵制中国的战略进攻的时候,中国已经秘密向日本调遣了20万的地面部队,加强了在日本地区的统治力量,而这对日后日本地区的局势走向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甚至对整个战场上的局势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南美洲战场上,美国的进攻也停顿了下来,原本被压制的哥伦比亚游击队再次活跃了起来,更多的哥伦比亚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加入了反美战斗中,而游击区也在美国半年之后重新发动进攻时扩大了三倍,许多城市都被哥伦比亚游击队攻陷。这不但导致数万美军伤亡,同时还让游击队获得了足够的兵源,深化了哥伦比亚人民获得战争胜利的决心,这为今后的大规模游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夏威夷群岛的防御一度陷入瘫痪状态之中,如果此时中国不是急于加强在日本地区的投入的话,甚至有可能攻占夏威夷群岛。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海军在美国动荡这半年之内难以集结起足够的兵力发动进攻。对双方的太平洋舰队来讲,这半年都是宝贵的休整时间,是让舰队获得喘息机会,并且准备下一步作战的一个休息期。这是非常关键的,而这也最终影响到了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的局势,并且最终确定了太平洋战区的霸主!

而在大西洋战场上,趁美国内乱的机会,中国海军全力反击,一度收回了加纳利群岛,打通了前往英国与西班牙的海上航道,同时印度洋舰队也从地中海出击,向美国大西洋舰队发出了挑战。大西洋上的局势一度出现了改变,但是美国大西洋舰队却依靠在马德拉群岛与亚速尔群岛的完全防御,让中国两洋舰队的作战行动功亏一篑,最终仅仅把这优势保持了半年,在美国大西洋舰队发动反击的时候,中国海军撤回了地中海与南大西洋,放弃了在北大西洋的战斗。中国海军这半年的行动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西洋上的局面,但是却对欧洲战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通往英国与西班牙的海上航线畅通之后,大批的援助物资通过海路运送到了西班牙与英国,而对于苦苦支撑的欧洲国家来讲,这无意是旧旱封甘霖,而对于照样是苦苦支持的俄罗斯来讲,这却是天灾人祸。

正因为欧洲战场上的这一转变,让俄罗斯从原本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了劣势,更明确的说,在中国继续施加压力,而美国则无力向俄罗斯提供更多的援助。这就是俄罗斯的悲哀。美国陷入内乱,连自己的事情都理不清楚,哪还能够照顾到他们的这个盟友呢?而俄罗斯在战场上更多的要依靠美国的支持,如果没有了美国的支持,俄罗斯很难以获得战争的胜利。中国对欧洲国家提供的支持同样的重要,整个战争期间,中国对欧洲国家提供的援助占到了欧洲国家战争总支出的45%!而在战争的初期与中期,这一比例一度达到了60%以上!可见,中国的支持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现在是美国的援助减少,而中国的援助增加,俄罗斯感受到的压力就更加巨大了。几乎在整条欧洲战线上,俄罗斯军队全线转入了防御,放弃了进攻,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而整是俄罗斯的这一转变,也让中国的战争策略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实了澳大利亚战役与中途岛战役之后,中国原本要扩大在太平洋上的进攻行动,尽早打到美洲去,一是为南美的盟国提供支持,二是限制美国,对美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从而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但是随着俄罗斯的衰落,中国在决定战争发展方向的问题上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在巩固了中途岛方向的防御之后,总参谋部的一部分高级军官主张应该向北进攻,在登陆美洲大陆之前,先消灭掉俄罗斯,解除后患,从而可以安心的对付美国。但是一部分人仍然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