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部分 (第1/4页)

仅仅依靠火力打击就获得战役胜利的战斗并不少,比如余彬在渥太华就这么做过,但是仅仅只消耗了不到5万吨的弹药,就把75万美军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选择投降的战役恐怕就只有这一次了!

当初,余彬在渥太华对付85万加拿大军队消耗了数十万吨的弹药,而这次,魏明涛对付差不多的美军,却只消耗了5万多吨弹药!显然,这一下就能够比出谁更厉害了一点了,当然,这也让魏明涛摸出了另外一种打击美军的办法,即在尽量节约弹药物资消耗的情况之下,仍然有可能迫使美军投辛格顿对魏明涛这么轻松的赢得胜利也感到万分惊讶,因为他们很了解在沃思堡防御的那些部队,这更让他想不通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魏明涛一周的精确打击就会让这么多的美军放弃战斗,选择投降,这是他曾经率领过的那支部队吗?

最终迫使美军投降的因素是很多的,而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进行的火力打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讲,中国军队的打击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能算一个次要的原因!

美军当时遇到的最大敌人还是恶劣的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寒冷让这里的几十万美军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了,如果这种天气再持续十天的话,也许不需要魏明涛去进攻,美军都会投降或者是放弃沃思堡了!当时,美军储备在沃思堡的燃料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而他们的大部分能源设备也失去了作用(主要是缺乏保养,很多聚变反应堆在寒冷的气象条件下是无法正常使用的,而大部分美军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能力来维护这些精密的能源设备呢),食物供应更是非常的紧张,每个士兵一天只能分到不到300克的食物,这根本就抵不上他们正常消耗的热量,即使是一整天都躺在被卧里面,恐怕这300克食物产生的热量也是入不敷出了!

这些后勤保障上的问题几乎是无法解决的,北面的俄克拉何马城的灾情更加严重,而且储备的物资也不丰富,他们根本就不会考虑给南边的同胞分上一点,因为在生死关头,恐怕没有哪个美国军人愿意这么无私吧!即使他们想把这些物资送到沃思堡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军队在封锁沃思堡的时候打击重点就是这些后勤物资!

美军投降的消息让魏明涛松了口气,他还真有点害怕与美国军队在沃思堡打一场城市战呢,因为在泰勒城的那场规模不大的城市战已经证明,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城市战将更加的艰难,而此时魏明涛能够使用的就只有第3集团军群了,如果让第3集团军群在进攻沃思堡的战斗中也遭受重创的话,那么魏明涛不但没有了进攻的部队,甚至连防御都会吃紧!

打下沃思堡之后,魏明涛也背上了一个新的包袱,他不但需要处理至少50万万美军俘虏,给他们吃饱穿暖,而且还要处理至少8万多的美军伤员,而这些伤员基本上都是被冻伤的,大部分需要送到后方的大医院去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显然这是件麻烦事!更麻烦的是,沃思堡还有150万饱受饥饿与寒冷摧残的市民,这里发生的人道主义灾难一点都不比圣安东尼奥发生的灾难轻!

这也是为什么魏明涛没有在攻占沃思堡之后迅速北上,去进攻美国中部地区的一个主要原因了。当时,光是处理得州地区的美国平民的吃住都是个大问题,魏明涛哪还有力量让部队进攻呢?

而且,在恶劣条件没有结束之前,占领更多的地方就意味着背上更重的负担,而这种负担是魏明涛承受不了的,也是中国政府不愿意承受的。因此,当中国军队占领了沃思堡的时候,中国政府也命令魏明涛暂时停止前进了!

可以说,当时寒冷的天气是双方最大的敌人,也是束缚魏明涛手脚的最大的敌人。但是,这种天气也快要结束了。在魏明涛占领了沃思堡一周之后,也就是刚刚处理完了沃思堡的难民之后,中国气象局就发布了最新的预测信息,恶劣天气将在一周之内结束!当然,这是个好消息,至少在魏明涛看来,到时候第2集团军群基本上已经恢复了作战能力,他又可以继续进攻了,而且到时候西海岸地区的战斗也应该有所突破了!

当魏明涛这边停止了进攻的时候,西海岸地区的战斗才算是刚刚开始,当大批的部队与物资通过圣迭戈港送上码头的时候,张廷贵也有足够的兵力发动地面进攻了。而美国西海岸地区受到的寒灾影响并不大,所以并没有那些制约他前进的因素存在!

第九章 北上北上

第九章 北上北上

第一批攻入圣迭戈港的地面部队证实了之前的情报,美军在废弃了这座港口的时候,并没有来得及将港口设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