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部分 (第1/4页)

,当时最为混乱的地区就是欧洲了!

在战争结束之后,从维护中国的统治地位,并且恢复地区发展,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秩序的立场来看,欧洲的地位都非常的特殊!同时,中国从奖励战争贡献者的角度出发,在欧洲也有自己的利益目标,而这正是导致了欧洲局势错综复杂的主要原因!

战后,中国与英国,波兰,罗马尼亚,希腊四国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这四个国家在战争中是中国最坚定的支持者,同时也为战争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但是这并不表示其他的欧洲国家同意这样的国家地位顺序,因为在欧洲有太多的历史强国了,而且这四个国家的实力也在欧洲没有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那么其他的国家怎么会服从于这四个国家的领导呢?

反对得最为强烈的就是法国了。在历史上,法国绝对算得上是个强国,不管是在欧洲统一之前,还是分裂之后,法国都是欧洲地区名副其实的大国。而从更远的历史来看,法国不仅仅是欧洲大国,也是世界级的大国,特别是在二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冷战时期,法国不仅仅是战胜国,而且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是世界五大国之一。在欧洲统一的潮流中,法国是最主要的推动性力量!而在欧洲分裂之后,法国也是欧洲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独立战争中,在对付俄罗斯的侵略战争中,以及对抗美国的侵略战争中,法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损失惨重,那么按照任何一个法国人的想法,战后他们在欧洲的地位都应该得到承认,而不是作为别的欧洲国家的附属国!

在处理法国的问题上,中国政府确实有点感情用事,正因为当年美军在入侵法国的时候,法国当时的政府采取了消极抵抗的政策,结果导致法国不战自败。虽然后来法国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上非常的积极与活跃,牵制了大量的美军,但是正是当时法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差点导致中国在欧洲战场上彻底战败,而且这也是推动德国背叛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在战后对待法国的态度上,中国采取了一种比较极端的政策,即扶持英国,让英国成为西欧地区的主宰力量,从而削弱法国的影响力!

这在法国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当然,中国采取的政策也是有自己利益关系的。历史上,只要英国保持着强大的地位,那么欧洲大陆国家就难以有所作为。这一点,看一下英国称霸世界的历史就知道了。反过来,只要英国一没落,那么欧洲大陆国家就要惹出不少的麻烦来,比如一战,二战,几乎都是在英国没有能力影响到欧洲大陆,或者是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时爆发的!所以,中国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平衡欧洲地区的实力,所以采取了扶持英国,打击西欧大陆国家的政策!

为了配合这一政策,同时也是为了限制俄罗斯的发展与扩张,中国还扶持了东欧地区的波兰,罗马尼亚与希腊这三个基本上没有成为大国条件的国家,让这些国家与英国配合,在两个方向上限制欧洲传统强国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波兰在战后得到了大量的战争赔款,而且还分别从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德国获得了一部分领土,使其国土面积扩大了近30%,而且拥有了欧洲大陆中心国家的战略地位。同样的,罗马尼亚也在乌克兰这边找到了新的领土,从而具备了强国的基础。而希腊则得到了中国的军备支持,建立了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力量,成为了地中海的霸主!

这些举动,无疑都是让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这一类欧洲传统强国非常不满的国家。但是当时德国是战败国,而西班牙与意大利在战争中并没有支持中国,而且还差点就倒向了美国,所以其发言权是相当有限的,他们现在想的只是怎么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不是与中国对抗!当然,暗中支持法国人,这也不违反他们的政策。所以,当时法国本身就是中国在欧洲地区受到的最大的挑战。但是,中国不可能像对待非洲国家一样的对待法国,因此要从实际上解决欧洲地区的麻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办法,而且也不会那么的容易!

柯敏明在欧洲的巡回访问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果,反而是让他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即同盟国集团本身的分裂已经再所难免了,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即使中国尽到再大的努力去维持同盟国的团结与稳定都将以失败告终。而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即解散同盟国这个为战争服务的组织,成立一个为新的目标服务的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修修补补,只能解决一些表面上的问题!可以说,正是欧洲当时复杂的局势,让柯敏明决定要成立一个国际性大联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