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第1/2页)

越想越是彈劾的兇狠,還裝作一副諫臣直言不諱的樣子,看得啟帝一陣噁心。

「朕仁德不好嗎?若是不仁德,就憑你做的那些髒事,只怕死十次百次都夠了。」

啟帝說這話的時候,目光卻是看向衛國公,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那官員原本還義憤填膺,誓死諫言的表情驟然愣住了,再然後被啟帝輕輕一掃,面色蒼白如雪,匍匐在地上,不敢再多言語。

孟達連夜調查的結果果然如白家所說那般,衛國公教唆那人綁架了白家女兒,如今外頭流言四起,將白家女兒的名譽毀得一塌糊塗,若真是逼死了白思若,那白家與衛家可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為君多年,朝堂上的權衡利弊和帝王之道自然拿捏的爐火純青。

既要敲山震虎,又要左右制衡,因此在此事上必須偏幫著白家,不能讓衛家一力得逞,於是不容置疑的開口說道。

「此事,林望也是事出有因且早有悔過之意,朕罰也罰了,打也打了,若還有人要揪著不放,那這京畿司的指揮使之位就丟給他坐,都城中但凡出現一個盜賊刁民的,朕就誅他九族!」

此話一出,那些大聲諫言的臣子們紛紛低了頭。

水至清則無魚,更何況是人所在的地方,怎麼可能完全的沒有壞人呢?

分明是啟帝維護林家的說法。

為人臣子,若是非要同君上對著幹,要麼是死諫的孤臣,要麼是謀逆的反賊,他們誰也不是,之所以如此不過是想博個加官晉爵罷了。

衛國公聽到這裡,也知道事情大約是敗露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九皇子出征,若是耽誤了這個,他們所謀劃的事情可就難以實現了。

既然啟帝要保白家,那他乾脆也退一步,對著啟帝就說道,「陛下,如今坊間對於白相爺孫女被抓一事似乎有別樣解讀,為保白家清譽,還請陛下肅清這些流言蜚語,還白氏女清白才是。」

都是經年的老狐狸,話沒說透,但意思都已互相知曉。

衛家既然讓了步,自然是要給白家一些恩惠的,想了片刻,啟帝直接吩咐道,「傳朕的旨意,即刻晉封白氏女白思若為郡主,賜號安平,賞封地為齊州。等慕謙隨軍出征回來,可按皇室公主的依仗備嫁,至於那綁人的歹徒,大約是逆賊餘孽作祟,白相為大晉操勞半生倒成了他們的眼中釘,對付不了他就朝白氏女下手,可恨更可殺!」

說到此處的時候,眼神一眯,對著衛國公就說道,「此事就交給國公去辦,務必將其身後的餘孽黨徒調查個乾淨!」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啟帝這番作為,懂得人都懂了,於是再次山呼海嘯的高呼萬歲!

聖旨送到白家的時候,那可是敲鑼打鼓的去。

看熱鬧的百姓,一沒有等到通姦的男人,二沒有看到白家處置私奔的女兒,沒想到卻聽到了白家女晉封的消息。

之前的縣主不過是名聲好聽,可如今的郡主之位可是連封地都有了,比之母親溫儀郡主還要厲害三分。

如此也算是否極泰來,絕處逢生了。

白家上下得了這恩典後,那坊間的傳聞又變了方向。

什麼白相早年間在外地赴任的時候查抄了一個魚肉百姓的權貴之家,因此遭人記恨。

什麼那人家的孩子此番來就是為報復白家的,所以將人綁架走了。

第198章 出征

加之福林大公主作保,說自己是親自將人從歹徒手裡把白氏女救出來的,所以一來二去的,白思若成了那最無辜的人,倒是白家的聲望恢復不少。

流言蜚語自然還有,但卻並非滿天飛,倒是衛家查抄了路家上下,連帶著好幾個平日裡在東都城內為非作歹的商賈人家也遭了牽連,一時間所有人的注意力又被轉移到那邊去了。

「阿瑤此法子甚好,釜底抽薪的厲害,如今思若的名聲可是挽回來不少,還得了安平郡主的封號,日後哪怕是在後宅中也不擔心她會被人欺辱了。」

白大郎說此話的時候,是對著父親白相說的。

白相連著喝了一段時間張神醫的藥,身子骨倒是越發舒坦了,不為朝局事煩心,頗有一副閒散家翁的感覺。

聽完白大郎的話,白相嘴邊的笑意也淡開了,「陛下此舉無意是賣白家一個好,想要衛白兩家息事寧人罷了,雖說封了思若,可也沒動衛家不是嗎?」

手邊握了一本雜物志,一邊看一邊說話。

「此事上倒是委屈了思若,路家聽說已經被下了大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