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第1/2页)

從軍這麼多年來,這還是他頭一次束手無策呢!

「將軍,這些工匠已經連續搭橋好幾日了,都不曾休息過,若不是旁邊人眼疾手快,只怕人都要掉河裡了,是否能讓他們歇歇呢?」

說話的是他手下的一個校尉,也是跟隨多年之人,涼州被圍,石橋被炸,他也擔心,也著急,可這不是辦法。

他們就是把這些工匠都給累死了也沒法子長翅膀飛過去啊。

蘇將軍何嘗不知這是杯水車薪之法,但不這麼做,他心裡更是不安,仿佛把一眾出生入死的兄弟給丟棄掉了一樣。

當初他跟著蕭慕謙去涼州馳援就好了,也省得在這裡日日對著九皇子和那手下那些虛偽之人。

想起他們,就心中不覺噁心。

涼州城內什麼情況也不知道,他們一個是征西大元帥,一個是西北總督,手下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軍械有軍械的,此刻卻仿佛與他們無關似的。

二人整日裝作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可實則正想著如何將耽誤軍情的責任撇個一乾二淨。

這不,九皇子都憂思過度「病」倒在總督府里,如今身邊一大群醫官大夫的伺候著,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了,還以為他這是在戰場上與敵軍廝殺後的救治呢。

如此大動干戈,卻只分了兩千人給他幫著修建搭橋。

還美名其曰是保存實力,以待日後。

日後個屁!

涼州城若是保不住,就他們這些人遲早成為北狄人的刀下魂。

蘇將軍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那南越之戰,心中萬分可惜,那樣的天縱英才,竟然會折戟在西南,今日若是他執掌中軍帥位,絕不會讓這涼州有此一劫就是!

哪怕是人與人纏了繩子,一同下水游過去,都絕不會在這裡坐以待斃!

對著涼州城的方向,不住的向上天祈禱,希望他們可以挺住!

天光破曉,太陽又一次從地平線上升起。

同樣的陽光灑在涼州城內,此刻的涼州卻已經不是昨日那般肅穆,取而代之的則是百廢待興的模樣。

距離涼州城外約十里地的一片空地處,此刻正在挖坑。

這一回戰死的兄弟和敵軍不下十萬人,若是處理不得當,只怕涼州城還未恢復民生就已經要與瘟疫搏鬥了。

因此蕭慕謙奉命在此處掩埋屍體,為他們料理後事。

第251章 難民

看著這些人,有的斷手斷腳,有的頭顱只剩一半,有的怒目圓睜,有的至死還是一副驚恐表情,讓人看了不覺唏噓。

戰爭,無論誰輸誰贏,其實大家都是敗方。

為了那虛妄的權利和地位,榮耀和財富,付出了多少人的生命和代價。

一將終成萬骨枯,何其悲壯!

如今他只願此戰乃是大晉最後一役,日後與四鄰都能和諧共處才是上上之策。

北狄的精銳被他們屠之殆盡,聽說有部族推選了新的首領出來,帶著他們往北遷了。

他們不是那趕盡殺絕之人,所以不會輕易去打擾。

倒是這周遭小國有的動了心思想要將北狄全族殲滅,從而分割其土地和資源,卻被留守在暗處的鐵王鷹隊敲山震虎,滅了那出頭之國的三千雄獅。

而後,再無人敢對北狄殘部動心思了。

蕭慕謙愈發佩服起這位小皇叔的能力來。

人遠在千里之外,卻安排的如此妥當。

既解了涼州之圍,又沒有讓周遭任何一國強大崛起,一切都還是維持原樣,只不過北狄為自己的貪心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兩三個時辰後,士兵來報一切都準備妥當。

蕭慕謙一聲令下,那些在此戰役中犧牲的將士們,逐一下葬。

至此,後世史稱的「滅北之戰」才堪堪拉下帷幕。

涼州將捷報送到蘭水河畔的時候,蘇將軍喜得眼淚狂飆,仰天長嘯!

「天佑我大晉,天佑我涼州啊!」

他們這些不知情的自然以為是守城軍和濟州軍保住了涼州城,殊不知其中的功勞,鐵王鷹隊占了一半,可他們卻無心留戀這豐功偉績,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

知道他們的意思,所以蕭季在捷報中並未提及多少有關他們的字眼。

反倒是收到捷報的九皇子,突然之間「病」就痊癒了。

立刻派人從四周郡縣徵用會造橋修路之民眾,又派了五萬大軍前來相助,一時間這修橋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十倍不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