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頁 (第1/2页)

流民以十人為一隊,推舉出一人作為領頭,每日出工前都做好記錄,收工後領取糧食和做工統計的情況。

很快,那些既肯賣力又實誠的人自然是吃得飽飽的,而且給以後的日子掙了不少記錄放著。

但那些愛偷奸耍滑的,則被隊伍逐一淘汰,餓上三兩天後,自然不敢再耍滑頭。

如此正向的處置之後,蜀州城才真正的「活」了回來。

房屋倒了可以新建,田地被淹可以重來,但唯獨人心若是散了,那往後就沒指望了。

但在這些法子的督促下,人人都幹勁十足。

等三日後鳳錦瑤下床走動,來到帳篷外的時候,看到的都是忙碌的人們,還有一點一點在恢復的蜀州城。

她心裡是為定王感到驕傲的。

喬善為這些日子也沒有閒著,經歷過地震之事後,他整個人都脫胎換骨。

逆境如同雙面鏡子一般,有的人會意志消沉,就此沉淪,可有的人卻奮力直上,從此風雲化龍。

很明顯,喬善為就是後者。

幾天前,他將自己這段日子苦心鑽營的治水法子匯聚成冊,呈報給了定王。

定王細細看過之後,才明白為何鳳錦瑤一定要帶他來西南,還有她為何如此肯定此人能撐起白家門楣。

觀他上下,若說之前的他還有幾分稚氣未脫,如今卻袒露出一股不俗的氣韻來。

臨危不懼,迎難而上。

「蜀州多年來的治水法子,大多以分流為主,堤壩在高,田地在矮,所以每次河水暴漲總是有淹沒良田的可能性。河泛則民殤,河暢則民康,應當在分流的同時,拓寬河道本身,且將一些湍急的位置加以改造,以水治水,使其和緩均勻的流淌,自然不易衝垮堤壩。」

喬善為所說這點,只是其一,還有另外幾點。

「順勢而為,沿河道四周密集種植樹木,土因樹根而凝聚,自然也不易被衝散。」

「引水為灌溉,在一些合適位置修建蓄水天池,旱田或能有解。」

「而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池家主的幫忙。」

「怎麼說?」

「池家本就以海運為發家之本事,所以河運一事與之大同小異。若能將蜀州以及四面八方的城池都以河道相連,不但能加快各地之間的聯繫,還能讓商業帶動周邊發展,有錢賺自然有人參與,有人參與這水患才能變廢為寶。」

等他將心中所想都統統說出來後,定王看著他,眼裡充滿的讚賞。

雖說一些法子上還需要再嚴密的討論一二,但整體來說已經是解了蜀州,甚至是整個西南,更有甚至是大晉以南多地水患頻發的問題。

「阿瑤沒看錯人!你確實不錯。」

徐林很少聽定王誇人,沒想到鳳三小姐這位表弟竟然能得到這般誇讚,不由得佩服起來。

第395章 治水

哪怕對方只是個十四歲的少年郎,但只要有真才實學,都值得人尊重。

「本王撥你三千精兵和三千百姓,無論你要什麼東西,都可以提,一月後,我要看到實際的效果,若成了,那西南水患自當記你一功,若不成……」

「若不成,草民提頭來見。」

喬善為倒是個狠人,定王一開始想著若是不成,那他也別肖想進白家的門了。

否則白相一世英名毀在他手裡豈不可惜?

他倒是直接下軍令狀,表情和眼神都透出一種視死如歸來。

「好,本王喜歡有血性的男兒,那便如你所願!」

「多謝王爺!」

「徐林。」

「在!」

「去調集人手,由你親自帶隊,一切都以喬公子的命令為先。」

「是!」

徐林跟隨定王多年,為人穩重又十分有魄力,有他在,倒是可以免了許多外人對喬善為的猜忌。

否則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想指揮那麼多人,尤其還有軍中將士,只怕難以服眾。

喬善為明白,這是定王給他鋪路。

心裡既有感激,也覺得酸楚。

定王對他的知遇之恩,千載難逢,可這些全因一人才會發生,否則他此刻大約還陷在與生父恨意的苦楚之中,怎麼可能在這裡治理水患,為民謀福。

想起鳳錦瑤,他高興,但也難過,甚至帶了幾分求而不得的苦。

這情緒一閃而過,卻沒有被定王放過。

他原本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