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第1/2页)

鹿之綾想到廚房還有剩的大閘蟹,轉頭就走,準備取過來做餡。

剛走出一步,袖子就被抓住。

下一秒,米叔對著她的肩膀就是一巴掌。

「……」

鹿之綾被拍坐到椅子上。

米叔把一張紙條用力貼在她能看到的桌沿上,上面寫兩個頗有怨氣的大字。

【呆著!】

鹿之綾被剝奪了做月餅的資格,只能一臉無辜地坐在那裡。

最後,鹿之綾吃著米叔做的奶黃流心月餅賞月,月餅很甜很好吃,但她想的還是醉蟹月餅、烤鴨月餅、鵝肝月餅……

……

重陽節。

米叔陪著鹿之綾去掃墓。

菊花開得正好,鹿之綾在每座墓碑前分別放上一束,打開米叔親手釀的菊花酒灑在碑前。

酒漬灑在碑上,留下濕痕。

鹿之綾倒到最後一瓶,給自己留了一點,仰頭喝下。

這酒釀得不烈,清甜好喝,她在不知不覺地間接受了米叔的廚藝越來越好這件事。

回到鹿家,米叔開始做重陽糕。

當鹿之綾對著旁邊裝飾的紅絲綠絲開始感慨為什麼沒有一整套彩虹色系的絲時,米叔忍無可忍地將她趕出廚房。

那架勢就差用腳踹了。

可能是越來越熟,米叔正逐漸向她展現出沒那麼和善的一面……

鹿之綾抱著茱萸一個人走在家裡,一直走到觀星亭,那裡是專門造的一處景觀,兩排石階通向天光處,中間水流由上至下流過,周圍以山石綠植包裹。

長林區地處平原,沒什麼高山爬。

小時候她總想著去山上看日出日落,爺爺就在家裡建了這處觀星亭,攀登到高處,坐在亭外的平台上也能欣賞到最美的日出日落。

重陽要登高,鹿之綾選擇爬爬觀星亭。

她獨自爬到最高處,望著整個又空又靜的鹿家,回憶她和哥哥們,長輩們在每一處聊天、玩鬧的場景……

那一張張笑臉消失在無聲中。

鹿之綾茱萸插在亭子裡,一轉頭就看到一個小院裡門窗大開。

那一格小小的窗戶里,一個模糊的身影正在忙碌。

無端的,鹿之綾的唇角勾起,好像荒蕪上湧出一點人煙,那種力量溫柔地侵入她的心裡,填補一些窟窿。

下台階時,鹿之綾有些走不動了,停下來休息。

等米叔找來的時候,就看到一個歪著頭睡在長階半腰的的鹿之綾。

在自己家裡,她是哪都能睡。

米叔走上台階,一步步邁到她身旁,沒有碰她,而是在她身旁坐下來,低下頭,一雙深眸透過面具空洞看她……

她穿著一件淺綠的長裙靠在台階旁的石頭,面容白淨溫柔,嘴角彎著淺淺的弧度,長發攏在肩的一側,白色綁帶隨風飛舞,像一株石頭上生長出來的嫩芽精怪。

沒有靈魂,只有血肉的精怪。

米叔坐在那裡陪著她,一直陪到黃昏,大片的晚霞垂墜下來,急急地湧進鹿家,他才站起來,將人從石階上橫抱起來,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去。

……

下元節。

鹿之綾沒過過這個傳統節日,印象里,長林區這一片也都不過。

不過米叔一早興沖沖地提著菜來,準備做一桌素齋。

午餐過後,米叔還請了兩位唱評彈的老師到家裡來。

鹿之綾的家人多,喜歡的戲種五花八門,口味遍布全國,但有一樣是大家都喜歡的,就是評彈。

她提過一嘴,沒想到米叔記下了。

家中專門建的戲亭已經荒涼很久。

兩位穿著長袍和旗袍的老師抱著三弦和琵琶落座,擦得乾淨不染塵灰的亭欄上雕鏤著一些戲曲的人物表演,芭蕉葉長得很高几乎要探進亭子裡。

兩人融進江南建築的景致中,仿佛勾勒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畫。

鹿之綾和米叔坐戲亭下方的椅子上觀看聆聽。

琵琶聲一起,吳儂軟語的唱調緩緩而來,講述一出獨屬江南的故事。

她奶奶最喜歡這一出。

鹿之綾安靜地欣賞著兩位老師的表演,聽到投入時,她甚至會感覺自己回到了過去。

那時,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坐在一起聽評彈,六哥像個猴子一樣在人群里躥,然後被大哥叫到一邊罰站,五哥學著唱評彈,唱得怪腔怪調,被爺爺直接用膠布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