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还能牛得过朱熹?还能牛得过王阳明? (第1/2页)

皇宫!

紫宸殿!

李二正在批阅奏折,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色。

“柳兄果然是妙计!”

“军粮储存之法得当,连行军速度都快了三倍不止!”

“若是知节能提前五日赶到剑南,羌人之乱,定可无恙!”

奏折上是最新的军报!

柳叶给程咬金提供的军粮保存之法,虽然简单,但无比实用!

以往行军打仗,光是运粮的辅兵,人数起码要在正规军的两倍以上!

再不济,也要征集同等数量的民夫运粮。

人吃马嚼,这一路上的粮食,就不知要耗费多少!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大军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运粮队再怎么赶路,也快不到哪去

把粮食做熟,按照柳叶的办法进行压制,变成一种叫‘压缩饼干’的东西。

每个人身上,带五六斤,跟玩一样!

如此以来,行军速度自然要快上许多!

时间就是生命!

原本一个月的路程,十来天就到了!

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这场战争,压根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李二正高兴着,张阿难忽然急匆匆的走进来。

“陛下!”

“柳公子带着国舅爷、耿国公、侯将军、李大都督,到东宫之中,跟文纪先生他们吵起来了!”

李二顿时一愣!

他怎么想,也不可能把这两伙人,搭上关系。

柳叶他们几个凑到一起,倒是很正常。

之前柳叶就说过,要拉着长孙无忌等人做茶叶生意。

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以这般怀柔之法,徐徐图之,用不了几年,完全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吐蕃那等苦寒之国!

而且,碍于皇后的面子,他对长孙无忌做铁矿生意,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铁矿关乎民生,皇帝怎么可能放的下心?

让他去做茶叶生意,也好顺理成章的,把铁矿生意要过来。

光是这一点,就让李二十分感激柳叶。

不仅仅解决了国事,还替他解决了家事!

可是!

柳叶为何要去找李纲吵架?!

“莫不是承乾又胡闹了?”

李二放下奏折,眉头皱了皱,道:“走!带朕前去看看!”

来到东宫!

刚踏入平鸾阁,李二就傻眼了

他本以为,双方已经吵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就算双方没有互相吐唾沫,起码也早该扔了一地的臭鞋!

李二太清楚李纲他们这三位老夫子的脾气了。

像柳叶这般,原本是读书人,转而去做生意的,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可为何

平鸾阁里,风平浪静!

也不知道柳叶从哪找了一块大石板,放在正中间。

李二到的时候,柳叶正在用炭笔,在石板上写着什么。

李纲等三位老夫子,以及东宫的属官,整整齐齐的跪坐在下首,仿佛一群正在听课的小学生

包括长孙无忌等人,全都一脸凝重的盯着石板看!

只有李承乾,坐在最后边,百无聊赖的抠手指头玩

什么鬼?!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大家看,由茶叶所衍生出来的贸易,不仅仅可以养活百万岭南子民,还能够辐射整个西域之地!”

“由岭南出发,建立马帮马队,经蜀中直吐谷浑,直至吐蕃!”

“这条路,柳某命名为‘茶马古道’!”

“此举,也正是戴圣所着《礼记?大学》中所言的格物致知!”

“先贤教诲我等之言,并不在读死书,而在于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读死书,读一辈子又有何用?”

“无法利国,亦不可利民,枉费此生!”

“再说太子,若不知民间疾苦,更不知,钱财是从何地而来,又怎能处理好朝政?”

说着说着,那些东宫属官的脑袋,越垂越低

这个时代,读书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讲理。

不为别的,只因为,柳叶说的有理

这番观点,其实是到了南宋时期的朱熹,乃至到了王阳明时期,才有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