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回门 (第1/2页)

折家来人几天后飘然而去,唯一确定的就是大婚时候,将一些股份的事宜彻底落实给了折彦质,这是折杨婚约彼此的承诺。

折夫人的到来,倒好像就是为了落定杨垣紫的地位,让她那个金镯子更有代表性。折夫人是折可大的夫人,是府州嫡系长子的夫人,折可大也是对外府州的家主继承人。折彦质是折可适的儿子。也就是说折家最大的两系都支持这门亲事。

太原和府州近在咫尺,按常用的办法,杨垣紫应该接去府州或者秦凤路也行,折彦质在太原并无职务。

折家却是让长房媳妇到太原接这个孙辈媳妇,还把接亲房子放在太原。折家作为一个家族,太大所以外面看得到的规矩就会严。

折家的这个举动让太原和周边的官宦之家侧目。

折夫人离开的时候,非常开心。

折彦质放弃麟州所有的田产,折可大这一系就非常承情。虽然有些股份的划分,但折彦质当时的态度非常明确,也是让折家那些族老最不舒服的是,他屡次强调太原府股份的价值,表示这才是杨府的敬意,至于田产,杨家应该是有退出麟州的想法。

太原府产业陆续开业恰恰证明了折彦质的说法,这打了当时持反对意见人的脸,也佐证折彦质对家族并无隐瞒,他当时的话是有道理的。

折夫人原本不是很想过来这趟,当时秦凤路传消息折彦质的母亲会来太原,临到最后却未能成行,府州让一个当家少主母去顶替,这次序有些不对。

当她到太原,见了杨家,去过顔楼,到过潘杨杂货,又觉得老爷子让她过来,不无道理,总得自己亲眼看下这些产业才做得数。

至于折彦质代表折家持股,这没有问题,家族产业终究会分散出去,折彦质认自己是折家人。必要时候,折家调动资金就没有问题。只是股份不去动而已。

最大的收获折可大和折可适两系相互能更多的理解,当初很多族老就是打着长房一系利益受损,在折杨结亲聘礼的事上平生事端的。

杨垣紫这个孙辈媳妇性格这些姑且不论,人还是拎得清。

作为折可适的儿媳妇,她明显表露出希望两系小辈更多交流。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长辈归长辈,小辈归小辈,只有小辈彼此熟悉了,在涉及利益争执时才会更多虑及亲情,他们迟早都得长大。

杨家对于折夫人的到来非常重视,迎接就很隆重,小辈大少迎出城外,主母也提前来到折府,杨大人出了衙门径直也过来。后面几天待客也始终热情,要说,折夫人又不是来杨府做客,她来的是太原府折家,来接新娘子。

折夫人走得时候千叮万嘱,你们两个正值新婚,好好休息几天可以。但启程去秦凤路前一定回得府州一趟。

折彦质和杨垣紫答应下来。

……

杨府,杨垣紫去的时候还有点哭哭啼啼,万分不舍,回来却是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更有种初为人妇的美丽。

杨垣紫什么时候回门,杨家压根就没去管。用杨元奇的话说,她爱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不回来更好!

杨元奇说这话的时候,潘金莲和陈妙常差点没把一口茶吐出来,他明明在大娘子应该回门的那天,跑来杨府住着,没去顔楼别院。一下午来来回回大门和房间不知道走了多少趟,临到黄昏才来句“不回来更好!”

更打脸的是,这话没说完,杨垣紫和折彦质恰好那个点回来了。

杨垣紫一拍杨元奇:“诶,老弟,你怎么在这的?”

杨元奇怒了:“这是我家!”

潘金莲赶紧过来说:“别折腾了,老爷太太谢姨都还没吃饭呢,一起赶紧喊了去餐厅。”

陈妙常也拉开杨元奇,她对付他太简单了,她的手臂挽住他手臂,他骨头就轻了几两,还不行?那胸部不小心蹭蹭就好,那就是不小心的嘛!每次看到这个潘金莲就撇嘴,我的胸部才是标准的水蜜桃,你那个也就小包子!

……

饭没吃到一半,王婆跑这边来,说秦伯翰公子在顔楼,有事邀杨小爷相商。一问秦伯翰是两个人来的,那就必须过去了,这可不是去顔楼耍。

秦伯翰对于约杨元奇去耍已经绝望了,一句话带不动也就算了,差点把自己给埋坑里去。每次到关键时刻,杨府的人也好,顔楼的人也罢,总会出点事情鸡飞蛋跳,搞得自己都不得安宁。

顔楼画晚楼,秦伯翰和秦押司都在。

杨元奇心里一喜,丰州有眉目了?

秦伯翰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