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稀释股份 (第1/2页)

杨元奇拜见杨府于氏,于氏这次还把杨元忠叫来。

在杨府,杨元忠不再搭理杨元奇,至于封宜奴的消息,杨府的人这时候也不敢再和他多说。

慢慢静下心来的杨元忠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事,特别关于杨垣紫。那天杨垣怡说杨垣紫不再有信函到开封,这对他触动很大。

如果说杨元奇和他在封宜奴事上有点恩怨,那杨垣紫这个堂姐对他来说,他是实实在在的错了。在杨垣紫掌太原家业那几年,不但从未短缺开封的份额,杨垣紫还经常会顺带送些小物件过来,这也是珍惜姐弟情谊。

杨元奇告知想和孟家一起在开封试试,能否开办个顔楼。

杨元奇问道:“不知道杨府在开封有没有合适的铺位,如果可行,我可以和孟家商量这事,就用这边的店铺。”

于氏看向杨元忠,现在既然大部分开封事务由杨元忠主持,他来了就多听听他的意见。

杨元忠道:“天波府这几年卖了不少产业,剩下铺面只有两三个,最大的一个还是租给别人开了个杨家酒店,就是卖酒。那里一样太小,不适合你的顔楼。再说,他们的酒现在非常出名,短时间也收不回来。”

杨元忠说着,心里有点颓然,杨家在开封每况愈下,这是不争的事实。

杨元奇问了下那个酒店的位置,说道:“位置倒是可以,租约还很长?婶婶,杨大哥,如果可能,我还是希望开封能加入,有孟家一起背书,大家厘定一些关系,倒不用太过担心其他。关键还得看顔楼本身,这点太原既然有成例,大家还是要有点信心。”

杨元忠摇头:“这不仅仅是租约问题,现在杨家也不能这么赶人。”

杨元奇一听明白,商业就是如此,别人经营良好,长期租赁,你要人走就得付出足够代价,不能你说如何就如何,这关乎一个家族的信誉,杨家担不起跋扈的名声。

杨元忠问:“太原杨家预计能有多少股份?”

杨元奇回答:“现在没这个说法,得看孟家找的人。但太原杨家不会直接入股。我们只会以太原顔楼名誉入股,会刨除太原顔楼个人股份。但折家和秦家的比例不能少。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于氏有些震惊,她以为这是两个青楼,不过名字沿用顔楼,现在听杨元奇的意思,这却是同一个青楼。

杨元忠也看向杨元奇,语气有些不善的道:“太原怎么想的?这是要排除开封?那还来问什么?”杨家投资和太原顔楼投资这不是一个概念。

杨元奇回答:“只是我对品牌的自己的见解。我不管其他地方如何,也不清楚将来是否有人会盗用这个招牌,只要是我主持开的顔楼,以后都是如此。当然,股份会有很大的稀释,但原则上不会变。太原杨家不会直接拥有其他地方的顔楼股份,只会是通过太原顔楼。”

这事杨元奇已经有定例,他也打算给太原详细说明这件事。以后其他地方开顔楼,也可以是另外几家顔楼加本地资本投资,外地的家族不会直接投资顔楼,只会通过原有的顔楼统一间接入股。

杨元忠问:“那顔楼还姓杨?”

于氏看向杨元奇,也不清楚他怎么想。这样做有可能会变成一种局面,比如开封,太原顔楼拥有最大的股份,但稀释分到三家以后,每一家都不如孟家的股份多。当然,孟家也要考虑多拉几家进来,那同样会稀释掉。但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杨元奇笑着说:“如果开封顔楼也像太原顔楼一样,在地方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倒不希望它还姓杨。现在杨家也撑不起,那才是大祸。”

这话一出,于氏和杨元忠脸色都暗淡下来,就杨家现在开封的声势,这的确是最好的自保手段,他们都震惊于眼前这个人的才思。

实际杨元奇想的压根就不是自保,他就是认为股份顔楼就该这么来,他眼中顔楼至始至终都不仅仅是为了挣钱,那只是最次要的答案。他需要的是顔楼能立足于这个地方,然后借助顔楼建立自己的情报体系。

事实是,一旦顔楼股份稀释到一定程度,随着股份的错综复杂,那就谁都拿不走,包括里外的所有人,那将会要与一群庞大的人为敌。不可能顔楼所有股东全倒灶吧!而情报体系就能扎根长期存留下来。

于氏问:“这是你的想法还是太原的最终决定?”

杨元奇答:“这是我的想法,我会和太原说明,我想很大可能这也是太原的最终决定。”

于氏点头:“投资开封顔楼的事,也不差这点时间,你叔父杨兴真这个月就会回来,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