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借力 (第1/1页)

事情的发展比赵煦想的要好太多,他从来没有如此欣喜过,当政事堂把议题限定在和谈条款本身时候,赵煦都没有去带节奏,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下面的人争论不休。

赵煦这会压根就没再去想和谈的事,他考虑的是郑雍的自辩奏折这几天就会上来,他要怎么好好利用这件事,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政事堂或许可以动一动了。

当政事堂群相都有意和谈,中低层官员意见又分派达不成统一时候,这场争论的走向还是回归和谈本身,至于耶律南仙身份的事,她始终能代表西夏,大辽郡主那是另外一件事。排去这个最大的干扰,事情也能协商下去。有了这个反复,事情进展却是慢了下来。

……

次日,政事堂。

郑雍的自辩书已经上来,他事情有疏忽,但说他暗里和耶律南仙勾结,促成协议,这怎么都说不上,事情的本身也是如此。

郑雍泣首辩解:“臣不过是为了尽早达成和解协议,以免和谈再起波折。”他这么说,政事堂群相不管和他是否有怨,都必须拉他一把,和谈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政事堂共同的意向。

左右二相吕大防和范纯仁都为郑雍求情,这里面存在纰漏,罪不至此,这也称不上罪。不管旧党新党,底下很多人想爬上来,昨天的弹劾在政事堂必须打回去,要不这事一定会有波折,现在政事堂已经有一个空缺了,再来一个,高太后又还躺着,实在难以承受这种动荡。

……

赵煦安慰道:“郑卿是为国事不惜身,我心里知道,郑卿自任职尚书右丞起,兢兢业业忠于国事,我亦看得清楚。”

昨天朝堂最后的结论也还是推进和谈,范子奇辞去副使,这时候郑雍再离开,这事就没法继续往前推,又换人?那才是儿戏。这也是政事堂要保住郑雍的一个原因。

赵煦话语一转,语气更带鼓励:“郑卿不用挂怀,认真按政事堂意见办事就好。要不,迁郑雍为尚书左丞,诏李清臣回朝任职尚书右丞。你们看如何?”

郑雍已是叩谢官家,宋以左为尊,官家取信他的自辩奏折,还提他半级,他又如何会去反对。至于后面李清臣的任职,这和他无关。

郑雍不管不顾先应承下来,这正是赵煦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说的原因。现在政事堂哪怕有人出声反对,他第一个对上的就是郑雍。赵煦太需要有人这时候开口站在他这一边了。

李清臣本来就有声誉,抛开他的倾向不说,他的资历和才能都能进这政事堂,他本来就是从尚书右丞这位置贬谪出去的。

韩忠彦不会反对,这是他的妹夫,哪怕他倾向新党,他们之间都能沟通。

范纯仁不会反对,李清臣人品坚挺清高孤傲,他们其实也是一类人。

吕大防想了想,和谈还需要郑雍,这是他关注的最重要的事,这关乎政事堂的将来政绩的评价。吕大防没有出声。

赵煦都没多等有人组织词语,道:“既然政事堂都认为可行,就这么办吧。”

……

大宋朝廷这次有点很小的调整,这在政事堂换相如换水的年代,这似乎不是个大事。但这是第一次以赵煦的意向确定的副相,考虑到李清臣的政治倾向,这实在不该是被人忽略的小事。

随着这个诏令发出的还有一个人回京任职,张商英回朝任右正言。张商英前面出现过,杨家绑票案和洪庆堂械斗案发生的时候,他任职开封府推官。一个被整个开封府不待见的新党成员。

……

皇宫。

赵煦在笑,大口的喝酒,他从来没有如此畅快过,权利真的很让人迷醉,他现在就是这个感觉。

刘婕妤陪在赵煦身边,她是现在赵煦最:()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