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楶其人 (第1/2页)

西夏盐州。

盐州这次收缩得非常彻底,任凭宋军在外晃悠扫荡,没有一点要出去和宋军争雄的打算。宋军前面两天并未攻击城墙,不过是扎营盘顺便把周边犁了一遍。这怎么看怎么有点反着来,很像前些年西夏犯宋境的情形。

杨兴武召集所有厢军军副指挥使、禁军营指挥使以上级别将领升帐。

杨兴武将战场态势做了个简单陈述,说道:“宥州没有出来的动向,必须强攻盐州,给他施加压力。令:武松部作为先锋,明天对盐州发动攻势,朱应亲领器械营配合。索超部做好接替准备。燕小乙领骑营东移,监控宥州可能出得守军。各厢军哨骑由朱武统一调配,注意西夏兴庆府和西平府方向,哨骑可以撒远点。杨元奇后军五千人在现有位置就地扎营,暂时不用靠过来。”

杨兴武最后补充道:“武松部强攻必须拿出气势,不能有所保留。”

这个部署谈不上出奇,这是一个非常规矩的攻击,把目光放在一场战斗上就是如此,战场越小越没有太多奇思巧计,将士用命尔。

杨兴武唯一露出的破绽,就是把杨元奇的后军分出去,它会给人感觉宋军首尾两端,有随时撤离战场的打算。杨元奇那五千人的营帐是在后路的一快水草之地。作为两万人的宋军深入夏境,有这个想法非常正常。

……

西夏皇宫。

梁太后和李乾顺现在不得不接受梁乞埔领军东进的事实,这点上梁太后对梁乞埔都非常不满。李乾顺刚刚登基不久,梁太后不想上一任皇帝李秉常的事又一次发生,她现在想缓和李氏和梁氏的关系。尽管和谈大家有争议,但耶律南仙成行,大家就有默认。

大宋的反应比他们想的要激烈,韦州和盐州同时有宋兵进犯。在西夏决策者眼中,这是大宋朝的应对,这几个州也恰恰是抽调兵力最多的地方。这点上,西夏一样是个误判,这更是环庆路章楶的反应。

西夏连哪里派出援兵先援哪里都在争议,这场战争太多人持反对意见。在仁多保忠等人的强烈要求,西夏先解决的是韦州问题,韦州落入宋军手中,那会直接威胁兴庆府和西平府,还对西夏好不容易才占据的河西走廊形成威胁。至于盐州,那里丢了最大的麻烦是梁乞埔,他不得不回师援救,那会截断整个东线和兴庆府西平府这块西夏最核心地块的联系,那得绕很远。

西夏看似国土面积有个很大的纵深,其实真正最有价值的土地,你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山”字。中间那一竖就是兴庆府西平府最核心地段,韦州则是那个横竖的交叉点。其实不用去管这些点,反正任何线上一个点被截断,西夏都非常麻烦。其他地方多为大漠,偶尔行军通行可以,长期如此那西夏各地交通迟早断绝。

……

先说韦州之战,韦州西夏兵勇悍,它也没受过什么挫折。种朴两万部队出环州就和韦州骑兵打了一场,双方各有损失。韦州发现要想在野外歼灭环州军,仅凭它是不够了,它也不想困守韦州,它担心像前年盐州,宋军也来个一路烧杀抢掠,那这几年它们就得慢慢恢复元气了。韦州骑兵应该迟滞住环州军就是。

种朴这时候也不敢靠的太前,双方这场试探让大家都心有所忌。他面临的困局要多于杨兴武,韦州西边有河西走廊的西夏军,北面还有兴庆府西平府,他们随时能过来。

当章楶收到职方司紧急线报兴庆府有南下动向,他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困局,兵力不足又骑虎难下。杨兴武和种朴有点孤军深入的意味。

章楶命令种朴放慢步伐,要求折可适的六千骑兵赶紧北上接应种朴,盐州他也有退却的打算,他把战事铺得太开了。

章楶命令给杨兴武,他最多只有十天时间,不管那边战事如何,定边军都得后撤。

章楶把庆州一万军调往虾蛤寨,如果那个位置有西夏军出现,虾蛤寨必须有所动作,迟滞夏军。

章楶循着地图看一遍,他手里也没多少机动力量了。这战事才刚开始,他就把筹码全压上去,还不是取胜,现在他想的是环庆路别有太大损失。

章楶这时候承认环庆路前面几战让他有些飘,这不是环庆路一路能打的战争,这时候应该是熙河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一起联合前压才对,这一条的得失对章楶以后影响很大。

守住一路和进攻一国这是完全不同的。哪怕参战兵力数目一样都是如此。一路之地涌进来再多军队都无法全部展开,他只需把手里的兵力尽可能集中。冲出去不一样,在一个偌大的战场,他手里那点兵力一分散,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