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慕容氏薨 (第1/2页)

孟府晚宴没进行下去,杨府老太太慕容氏薨了。慕容这段时期身体一直不咋样,一直勉励支持,生命终究还是走到了尽头。

杨垣怡得回去,作为杨家一族,扈三娘和陈妙常一样得赶过去,这个时候天波府氛围极其悲切。

扈三娘和陈妙常劝着杨兴真和于氏节哀,杨家这段时间还真算是流年不利。慕容氏有诰命在身,作为杨文广的未亡人,太原杨家未崛起以前,实则就是她勉力支撑天波府,她的去世对开封杨家影响不小。

于氏道:“讣告已经发往太原和临安。老太太走得时候说,她这个年纪已是活够,就是喜丧,大家不用挂怀,各家也无需特意安排。”

杨兴真也说:“我已去信给忠儿,让他国事为重,没有必要就不必回来。你们回头也告诉我堂哥还有元奇,礼到就好。”

这时候,国子监的杨元幸也来到杨府,实际有他和两个嫂子在,太原杨家无需再过多安排人来。

……

慕容老太太去世的时间也是巧,现在杨家称不得顺利,倒是她的离世让外面更多人有所收敛,毕竟一个老太太走了,这时候出于道义同情也不好多做什么。

慕容老太太这时候离开最大的影响还是杨家这个家族。

杨兴武已是正五品的官员,陈氏也有五品诰命夫人,杨元奇和几个夫人亦然各有官职诰命在身,哪怕现在家族内部,越来越多的人靠向太原杨家,这本就不可避免。

慕容老太太在世,她是长辈,更是杨文广的八抬大轿的夫人。不管太原杨家声势如何,天波杨府始终还是杨家的中心。她的离世,这让天波杨府更形似名义上族长,这里有着杨家的祖宗祠堂。

……

晚间,杨兴真和于氏在深聊。

杨元忠在临安得授正八品县令,李氏又生了个儿子,可以说开封杨府亦然一步一步走向通途。杨兴真不愿杨元忠回来也是如此,他更希望杨元忠能热心公事再有进阶,这样将来爵位承袭才不会有意外。太原和开封两个杨家是和睦,但这点私心谁都有,杨兴武和杨兴真作为堂兄弟能相互敬让已是不易,不能再过于强求。事实上,只要杨元忠按现在的发展走下去,哪怕太原杨家将来再强势,对这个开国男爵也不会过多置喙,甚至他们也不会在意这个爵位。

杨兴真和于氏最奇怪的就是这里,以现在两家关系,关于爵位承袭,大家完全可以挑明这事不用放着,太原杨家特别是杨元奇在这点上从未开口。如果说以前是担心杨元忠这个人,这五六年杨元忠已足够证明他是有资格能力继承爵位的。

于氏问:“老爷,这事要不要你和兴武堂兄好好谈谈。”

杨兴真道:“当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我和他都还是壮年,如何好又提及。”杨兴真现在身体好着,现在就去扯爵位的事完全没这个必要。实际,到了杨元奇这一代,这个爵位承袭实际是第3代,这关系怎么说都是淡得很。法理上开国男这个爵位来自杨业,杨元奇的确有机会,实际没有哪个家族会如此操作。(关于爵位,其实并不重要,主要在于,小编一直想给李清照一个身份,比如天波杨府开国男爵的夫人,这也能和潘金莲实现共存,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办法。但究竟如何写一直没想好。)

于氏说道:“这事现在就是小事,太原也不会指望这个爵位,或许将来元忠都不会特别在意,不如议定就是。”

杨兴真回:“就是因为小事,所以不着急议定,要是将来有什么变故,改来改去那才被人诟病。”

杨家不再提及爵位之事就是如此,现在家族还在发展,谁知道以后发生什么,杨兴真都活得好好的,那就不必着急。

于氏想想也是如此,今天也是婆婆慕容氏去世,她才想起这茬。

于氏今天见着杨元幸,内心有些感慨,杨元幸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子监,日常很少来杨府,今日陡然发现太原杨家又一个人长成,相比一下,杨元勇就还真是个懵懂少年。

……

杨元幸和陈妙常扈三娘商量下来,他代表太原杨家留在开封杨府,既能代表太原杨家表达重视,也能帮衬着料理部分事务。

杨元幸发现自己在杨元奇面前话语权还重一些,好歹还能挣扎一下,碰上几个嫂子他却没什么能争辩的。扈三娘性子直爽,压根不会顾及他那会子感受,想什么说什么,陈妙常性子和善,已经不是孩子的他实在不会去顶撞她。

扈三娘得守着祈福观,这是她的职责所在。陈妙常一句要多陪过儿。得,这乏味事只能他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