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倭寇 (第1/3页)

没隔两日,驻守高句丽的将士们就全部搬到了建安城和辽东城。

建安城本来的高句丽守军全部撤退,城里的居民纷纷好奇的看着这一幕,直到全部换防了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只是城头上插着杜荷的狼旗看着有些别扭。

此时的杜荷带着人到了辽东城,经过前些时日的进攻,如今辽东城已是人去楼空。

杜荷站在辽东城外看着黝黑一片的城墙嘴里默默念叨着:“可惜了,要是早点商议就好了,可惜了这城墙了,还得等着下雨的时候在叫弟兄们刷刷了。”

然而,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惋惜,杜荷吩咐俟斤迅速的组织起士兵们开始清理城内的废墟,修缮破损的房屋,。

与此同时,城外的将士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防线。

卫虎骑着马带着一小队人围着整个辽东城转了好几圈,嘴里还念叨着:“这城交出来容易,再想要回去就没那么简单咯。”

在杜荷的带领下,士兵们齐心协力,很快就将城内城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大家疲惫不堪,但是看到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城池的焕然一新,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

又是隔了五日,一部分的部族老弱病残就已经住了进来,整个城池这才有了几分生气。

李世民的圣旨也恰好到了辽东。

杜荷先是打开密信一看,发现上面先是称赞了一番自己的做法,然后说了现在朝廷人手不够,这两个城池定要牢牢的掌控住,到时候进攻高句丽的时候能省不少事。

杜荷会心一笑,又拿过圣旨看了起来。

如今室韦和契丹的土地都已纳入掌控,现正式将大唐东北地域更名为辽东道,以辽东城为整个辽东道的州府。

杜荷升为从五品游骑将军,任辽东道长史,县侯爵位不变,代管辽东道,赏黄金百两,白银千两,御赐楠木令牌,上印草原王。

另,整个辽东道,从六品以下官职任命全权交由杜荷县侯负责。

杜荷心满意足的收起了圣旨,走到城墙上,叫来一堆亲信,一个个的任命为校尉、副尉。

虽然和原来没啥变化,该干活的还是在干活,但是整个辽东城氛围瞬间变得轻快了许多。

隔了没几日,辽水河畔也传来了好消息,整个城池的地基全部干透了,接下来就是开始建造城墙了。

杜荷叫着高瑾带着一队亲卫朝着辽水疾驰而去。

如今最开始在幽州跟着杜荷的十余骨利干族人已经成了杜荷的亲卫,薛仁贵任亲卫营参军。

到了辽水河畔,看着整整齐齐的水泥地,杜荷高兴地上去一直蹦跶着。

高瑾也上去走了一圈,啧啧称奇,整整一个城池的地面犹如一块平整的大石头,确实称得上一句巧夺天工。

杜荷满意地点点头,随后他转向高瑾,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道:“高公公,如今地基已成,接下来的从你手里抽调出二十将士,该监督那些昆仑奴修路了,先定个小目标,把建安城,辽东城,和这辽水河畔给打通,路修好了支援也能快很多。。”

高瑾深知杜荷的期望,笑了一下:“你个臭小子还指使上我来了?”

杜荷双手合十,摆了摆:“高公公,现在本来就缺人,你那一百人训练的怎么样了?抽二十个出来影响不大吧。”

高瑾听完:“刚开始的时候那二十人估计心里都快把你骂翻天了吧,如今适应多了,一个个都如那小牛犊子似的。”

说完,拍了拍薛仁贵的胸脯:“你看,这小子多壮实,要不是你给他抽调到你这了,估计还能更壮实几分。”

薛仁贵仿佛想起了什么不美好的回忆,瞬间打了个冷颤。

杜荷微微一笑,对高瑾道:“壮实点好,壮实点有劲,咱们的兵就得是这样的,哪天叫俟斤带些人去较量一番,看看训练成果。”

高瑾也点头赞同:“正该如此,就该有这样的气势。”

两日后,高瑾便着手从手下挑选了二十名身强体壮的将士,前往辽水河畔监督昆仑奴修路。

杜荷则留在辽东城,继续指挥着士兵们进行城池的修缮和防御工事的布置。

时间一天天过去,趁着入冬前,辽水河畔连接辽东城的道路逐渐成形,还没铺上水泥,不过已经平整了不少。。

与此同时,辽东城内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杜荷亲自参与到每一个细节之中,从房屋的修缮到城墙的加固,他都亲力亲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