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极夜 (第1/4页)

那是一成不变,死气沉沉的午后,如愁绪般连绵不绝的雪花仍在飘落,湿漉漉的空气流入地下,不紧不慢地增加着这里的寒冷。

为了逃避严寒的追杀,第三团躲进了茶花领人在三年前为他们挖的地道里。在他们来到地下生活的第一年,还有人会掏出一副快被揉烂的纸牌,与同样闲疯的战友们赌下个月的饷钱。后来,随着粮食越来越少,赌注开始从金币换成了面包,最后由面包换成了麦粒。由于地表之上皆为死亡,长期生活下地下的士兵们渐渐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头顶的风雪和阳光明媚的日子。

在第二年,短缺的药品和粮食曾逼疯了好多人。有的人穿上厚厚的棉衣,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地下,去寻找梦中的乐园,再也没回来过;有的人自觉命不久矣,便将自己多日攒下的一点口粮送给了别人;有的人匍匐在潮湿的角落,为刚刚下葬的朋友悲泣,待到人们都睡着时,又悄悄挖出尸体,与同样饿得无法入睡的人们分食…到第三年,这些人都死去了,而活下来的人已经知道神丹帝国的援助会每隔半年抵达,于是他们不再吵闹,不再绝望。他们盯着头顶一成不变的夯土,眼中失去了光芒,只剩下一片空无的寂静。有时,马修会在兄弟们鼓励的注视下重操旧业,虚弱地拨弄几下琴弦。但他也很饿,饿得没有力气开口说话,更别提唱歌了。在这里,丈量时间的参照物已不再是钟表,而是如影随形的饥饿感。哪怕人们几乎停止了一切活动,绝望感也不会因他们举手投降而停止增长。就像在历史记录上那次发生在神话时代末期的大饥荒一样,长时间没有稳定产出,人们只能为了活命将手伸向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

土里的虫,吃虫的老鼠,吃老鼠的猫狗,吃猫狗的人,吃死人的活人…所有散发着食物味道的东西都会被人们抓起来塞进嘴里。不管有多少,它们总是不够吃,于是人们开始转为饲养一些繁育快,又招人讨厌的东西果腹,比如蛆和蟑螂。愿望是美好的,但由于喂给它们的东西也所剩无几,那些讨厌的虫子没能像人们预想的那样,繁育成可以供人填饱肚子的数量。

再这样下去,所有东西都会塞进人们的肚子里,再也没有新的东西长出来。于是,马修便不停地向士兵们保证,神丹帝国的援助正在路上,就快要到了。但事实呢?齐告诉了他真相:神丹帝国已经击败了尼朋,正在与印地做最后的角力,在此关键时刻,神丹帝国的物资储备也开始捉襟见肘,龙帝将承诺的援助物资削减了一半有余。此外,塞连海军部署的封锁也使得本就不算充裕的物资抵达西境时又少了三成。

“遥想当年,炉火正旺,猪肥膘的味道飘得老远。‘快来坐下吧,先生们,训练了一整天,坐下好好吃一顿吧。’炊事组的姑娘招呼我们,我们还会先喝上两杯酒再去吃饭。伟大的时代往往意味着个体的悲剧。在无休止的静坐中,我们常年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里。我看到外出搬运物资的年轻人被冻掉了手指,我手下的伤员因为缺少药物死在了病床上,当初和我一起入伍的朋友,现在还四肢健全的已经屈指可数。一批批新兵被送到第三团,但他们中的少年和老年人越来越多,营养不良的越来越多。我看着他们在死寂面前六神无主,精神崩溃乃至歇斯底里的样子,心里只有冷笑——或许在以前,我的表现未必会比他们好到哪去,但这样的日子不断重复,总会有习以为常的一天,或者说,总会有麻木的一天。”

马修放下笔,看着某个疯癫的士兵突然哼起没人听懂的歌,皱了皱眉头。他定是离死不远了。其他人看他的目光也罕有同情,于是马修又低下头,继续写自己的回忆录。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呢?等死。是啊,等死,但真的要死,我会因得到解脱而感到开心吗?谁知道呢。我们已经被放弃了,领主的士兵,是牲口,是用来干脏活还可以随意丢弃的废品。我们为何要来这里呢?也许是为了…钱吧。就他的为了这个,为了那几个硬币?他们一天就能铸出我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而我竟不远万里来到这鬼地方和一群有着同样想法的陌生人拼命,我绝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

“我的心已经死了。饥饿和寒冷杀死了它。有好几周我都想一死了之,但我的妻子让我活下去,我觉得听从她的命令是我的义务。这是多么可怕的时代。是的,我们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联军,但是我们赢得胜利了吗?西境已是一片废墟,这片土地需要许多年才能恢复过来,如果还有以后的话。身为军团长,我依然在饱受饥饿的折磨,看来食物短缺是货真价实了。虽然没亲眼看到,但我能预见平民的生活只会更绝望。掠夺横行,恐怕死于严寒和饥荒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