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聊聊对于猛龙的理解 (第1/2页)

莫小燕人都傻了,这就轮到自己了,都怪死王凌,找自己说话,不过还是将王凌刚才对自己说的话重复一遍!

一时间,所有人在听到莫小燕说的话,也陷入了沉思。

刘磊听完莫小燕的解答之后,开始说道:

“四个图片的战斗机的区别你都说对了,但是另一个问题你没有回答出来,就是这四架战斗机,共同点是什么?”

莫小燕这回卡壳了,只好仔细地观察面前这几个图片,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点。

由于自己也是一个细心的人,很快就发现似乎在驾驶舱左右机翼附近,好像都有一个特殊的形状。

这是什么机翼,对于这些,自己确实是不清楚,但是观察倒是很仔细,只好说道:

“这位首长,我对于一些专业知识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在这四个图片上,似乎在驾驶舱左右后面机翼上,有一处相同的部位,连接在机翼上面,是不是这个相同点?”

王凌在莫小燕旁边说道:

“这个是边条机翼,你回答的不错,观察的挺仔细的,待会儿这位军官会和你解释的,肯定要科普一下,这是一个知识点,对于机翼的了解你还不熟练!”

“你们在学校期间,肯定过段时间要学到这个,这是一种机翼,战斗机机翼的主要作用就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的飞行,同时它还有一定的稳定和操纵作用。”

“今天你说的这个共同点,就是边条机翼,边条机翼差不多是在 五六十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型机翼,许多第三代战斗机采用了这种机翼,比如枭龙采用的就是边条机翼,还有这上面的四个图片,都具备边条机翼的特性。”

“之所以才有这个,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知道的同学可以抢答一下。”

不一会儿,就有人说道:

“是因为超音速,这个机翼具备良好的超音速性能。”

刘磊听到后,接着在后面说道:

“这位同学回答的没错,确实是这样,这种机翼可以使飞机在跨音速,以及超音速飞行时,全机焦点后移量下跌,导致飞机的配平阻力降低,这种情况就具有良好的超音速气动特性。”

这一番话说完,众人都在刘磊的知识中了解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优良性能的原因,边条机翼,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不然不会有这么多战斗机才有这样的组成。

“好了,站起来的同学可以坐下来,你们的回答很好,那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对于国产战斗机的理解,比如,我们的j-20,不对,我也不能详细说明,就以j-10为例吧!”

“j-10作为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三代机,他的一些特性都说一说吧。”

随后有七八位学生举起手来,刘磊一个一个的叫起来,这些人一一回答:

“采用的是鸭翼布局,也采用了机身融合翼技术。”

“他的推重比大于11,所以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

“他是我国首次在战斗机领域上,开发了高度综合化、数字化的航电系统,所以实现了全系统集中管理控制,最大性能提高了综合作战能力。”

“他的最短起飞距离是315,还有他的最低起飞速度是250k/h。”

七八个人说出各种各样的性能,听到这里,刘磊点点头,随后说道:

“很不错啊,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是军迷啊,这些知识都能够知道,那我就说点实际的,谁来说说j-10的实际操作,我相信各位肯定有人会吧!”

“如果有人将这个回答出来的话,那我就给他一个深刻了解j-10战斗机的机会,比如”

这一句话,王凌的眼睛开始微眯起来,这是要接触j-10战斗机吗,摸真机!

全场所有人,只有王凌是激动的,其他人则是一脸萎靡的样子,这军官莫不是在逗大家伙吗,大一的孩子,谁能够实际操作过这样的战斗机啊,就连模拟器都没有接触过j-10的啊!

再说了,现在还是学习理论的阶段,这模拟器操作也就几个人会,可能也就只有王凌等几个人知道吧。

王凌这回直接举手,能够有靠近j-10的机会,必须争取!

刘磊看到王凌一个人举手,直接示意他说出来。

王凌在大家的眼神注视下,开口道:

“实际操作很简单,就算他是国产的,万变不离其宗,三代机操作模式大同小异,就算有区别也是在起飞阶段有区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