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沈书南来访 (第1/2页)

庆文帝听到这里,心中闪现出一个词。

皇权至上!

封建王朝皇帝掌权,虽然能让一个国家政治稳定,减少内部动乱,但也会成为一道枷锁,锁死国家维新变法,踏上工业化道路的机会。

因为对于封建帝国的统治者来说,皇权稳固高于一切。

如果发展工业和皇权稳固相冲突,恐怕没有一个皇帝会选择舍生取义,为了国家发展而牺牲皇族利益。

太后这么做虽然自私,但却异常符合人性。

“这……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吗?”

庆文帝双眸中露出纠结和的神色。

如果遵从太后的执政理念,那新办工厂、实业兴邦将变得遥遥无期,朝廷军队战斗力持续拉垮,甚至将来没准还要赔偿更多的钱款给列强。

但如果放开限制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则会让皇室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甚至会闹到封建帝制被推翻的地步。

但偏偏封建帝制的最大获益者,就是他庆文帝所在的皇家。

太后见他眼神迷茫,一脸颓废,于是和气的出声安慰道:“佑文……乖,听母后的话,母后所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你好,是为了咱们金家的基业。”

庆文帝眼眸低垂,耷拉着脑袋。

“所以咱们朝廷宁愿去买外国的武器弹药,也没有办法发展出属于咱们自己的兵工厂?工部仿制的那些劣质弹药,打仗时恐怕难堪大用。”

他越是对西洋的各种工业品兴趣浓厚,就越是能从其中发现双方的巨大差距。

西方列强生产的武器弹药不仅精良耐用,而且子弹更是量大管饱,甚至一挺马克沁重机枪都可以配属5000到发子弹。

这个级别的弹药量放在大庆帝国,足够武装一个营的士兵了。

再加上他今天亲自乘坐了西洋生产的汽车,这更加使得庆文帝感到心中憋闷。

那是一种明知道敌人是如何崛起,但却偏偏学不来的郁闷。

太后听到这也是神情低落,片刻后才安慰道:“大庆这么多任皇帝都没能扭转帝国的颓势,咱们母子二人又怎么可能做成?”

“现在边关的封疆大吏以及南方的那些总督都开始尝试脱离朝廷的控制,咱们能维持住这个庞大的帝国不崩塌已经很不容易。”

“在处处受到掣肘的情况下,即便是高祖在世,也无法重现当年的荣光了。”

“不过你也不用对此过于担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只要维持住现有的旧秩序,咱们金家照样享一世荣华。”

“我已经暗自培植了几十万大军,加上朝廷的正规军,有这百万兵力握在手中,那些心怀不轨的臣子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谁敢露头挑刺,我便让他和沈峰一样直接被踢出朝堂。如有不服,满门抄斩!最起码在除幽州以外的北方地区,我想杀谁只是一句话的事。”

庆文帝看着美眸中泛出寒光的太后,心里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无能为力的他只能兴致缺缺的点点头,在太监的陪伴下离开太后寝宫。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朝会依然每天举行,文武百官像往常一样进出皇宫。

大家仿佛一夜之间就已经适应了缺失兵部尚书的朝堂,没有人再敢为沈丰求情。

只是在这和谐的表面之下,全国局势早已暗流汹涌。

……

琼州。

椰城军港码头。

一艘挂着江浙商会旗帜的商船在琼州军舰的护卫下缓缓靠岸。

商船的甲板上,一名身着华服的儒雅中年男人正静静站着,居高临下环视着椰城景色。

他身旁站着十几名身穿墨绿色军装的陆军士兵,其中一名军官模样的男人走上前来,恭敬地询问道:“家主,船只已经靠岸,顾总督即将抵达,咱们是否下船?”

儒雅中年摘掉自己头顶的黑色硬帽,露出一张英俊硬朗的面容,单看长相,倒是和沈碧玲有几分相似。

他看着和几年前相比繁华了好几倍的城区,感慨道:“想不到几年没来,顾家小子在南洋干了这么多事……”

“小刘,叫他们把枪都收起来,这里是军港,别为难顾北手下的这些兵。”

“还有,在公众场合,要叫我沈总督。”

“是,沈总督。”

后者躬身领命,将自己的配枪递给旁边的士兵,然后带着几名赤手空拳的士兵亦步亦趋的跟着他一起走下舷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