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安南之变 (第1/2页)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总督府的玻璃窗上,顾北也开始了他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

但他不知道的是,跟琼州隔海相望的西边大陆上,正有一场特殊的战争骤然爆发。

……

中南半岛。

这里属于东南亚地区,跟琼州、吕宋等岛屿地形不同,中南半岛跟东亚大陆接壤,它北面就是疆域辽阔的大庆帝国。

中南半岛的东北区域,是一片名为安南的地区。

这里以前叫安南王国,后来被列强欺压,不敢再自称国,于是便成为了安南地区。

不过由于安南曾经是大庆的藩属国,至今大庆还在罗城设有安南都护府,所以安南实质上归大庆管理。

可最近在东南亚异常活跃的高卢帝国,为了扩张殖民地赚取更多利益,居然将主意打到了安南身上。

1月1日上午。

高卢帝国远东第三防卫旅士兵在其旅长“诺瓦”的带领下北上,跨过边境进入安南地区,与当地的武装力量爆发冲突。

安南都护府的统军将领阮良才是安南本地人,麾下只有2000名装备落后的乡勇士兵。

他们面对诺瓦的第三防卫旅6000人猛烈进攻,根本招架不住,正面战场上一触即溃,很快就丢失大片领地。

不过阮良才并未就此惊慌失措,而是立刻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大庆朝堂,同时呼叫就近的两广总督薛富贵支援。

安南曾与大庆帝国签署过共同防御的联盟协定,一旦阮良才遭遇攻击,距离他最近的两广总督薛富贵有义务出兵支援,协助其防守。

因此虽然消息传递到京城还需要一些时日,但得到消息的薛富贵只能命令自己麾下的军队立刻出击,先帮助阮良才保住小命再说。

最起码,安南的首府罗城不能丢。

只是薛富贵一开始也未曾想到,手握十万大军的他居然在高卢帝国6000名士兵手里吃了大亏。

高卢在远东殖民地只有一个师的陆军部队,其它的均为没有编制的仆从军。

这一个师当中,第一旅和第二旅驻扎在东爪哇群岛,控制着其在远东的最大殖民地。

而第三旅则驻扎在中南半岛,控制着东南沿海地区。

负责进攻安南的高卢将领诺瓦,是第三旅旅长。

所以从人数上来说,薛富贵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而且背靠两广地区,物资补给根本不用愁。

但实际打起来他才震惊的发现,列强正规军的战斗力完全不是大庆军队能比,敌方不仅武器装备齐全,弹药充足,而且还有驱逐舰等海军战舰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在沿海地区拥有极强的战斗力。

反观薛富贵这边,士兵多从农民和佃农中招募,他们种地和干苦力还行,真正的硬仗一场都没打过。

再加上他们火炮数量不足,还没有海军战舰支援,所以在安南地区即便拥有兵力优势,也是被高卢帝国打得节节败退。

好在薛富贵有点军事常识,正面战场打不过就后退,利用战略纵深拉长敌军的补给线,然后从丛林中多线出击,通过袭击敌方的弹药和物资补给线打乱其阵脚,最后通过几场夜袭敌营的战斗成功击退诺瓦的第三旅。

双方围绕着安南首府罗城反复拉扯,经过半个月左右的鏖战才暂时停火。

薛富贵以阵亡人的代价,击杀了超过2000名高卢士兵。

打到这个地步,薛系军队士气低迷,已经无力再战。

而高卢一方的诺瓦旅长,也对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感到震惊,心痛到无法呼吸。

毕竟这些死去的士兵可都是高卢帝国本土调来的正规军,而他们本土的人口总共才几千万,相当于大庆的1/10,死2000人已经是极其惨重的伤亡。

双方都感觉损失太大,无法接受继续打消耗战,于是开始停战谈判。

可谈判的过程更是荒诞至极。

薛富贵本来是想保住首府罗城,将罗城以南的所有区域全部让给高卢帝国,以此来换取和平。

但战事进展不顺利的消息传到朝堂上,唯恐高卢帝国报复的太后却直接命令薛富贵将部队撤出安南。

她表面上逼迫高卢帝国的远东总督签署了停战协议,实则在战争结束后默许了高卢强占整个安南地区的行为。

这波操作把所有高卢帝国的人都给看傻了,他们从来没想过,大庆帝国居然软弱到了如此地步。

高卢在战场上没有打赢,却在谈判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