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部分 (第1/4页)

榛嵊肽诟笮�掏萍觯�钪沼傻酃��祝�簿褪腔实壑苯尤蚊���挥谢实郏�约耙榛嵩诙嗍�С值那榭鱿虏拍艹废�蠓ü伲�虼耸紫辔奕ü�首罡叻ㄔ捍蠓ü俚娜耸挛侍狻H�龌�瓜嗷デV疲�虼耸紫嗖⑽蘧�匀�Γ��乙榛嶂灰��50名议员联名就可以提交弹劾首相的议案(不信任案),如果得到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那么首相与内阁政府就得集体辞职,由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委托合适人员组成临时内阁,随后提前进行大选,确认新的内阁政府。这种体制从张绍廷首相在任时期确立下来之后,数百年中,只有一些小范围的修改,本质上并无变动,而且数百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政治体制,在给了首相足够的大权的同时,也约束了首相的行为,避免了集权现象出现。

战时体制就与和平时期的政治体制完全不一样了。帝国如果受到战争威胁,那么首相就有权提出进入战时状态的议案,只要议会有三分之二的议员支持该议案,那么首相就可以宣布帝国进入战争状态。而在帝国正式进入了战争状态之后,议会将被临时解散,由其中部分主要议员成立战时议会,而战时议会并无实际立法权,帝国进入了特殊时间,首相成为了最高统帅,掌握一切军政大权。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首相的权力是非常巨大的,在战争时期,首相就是国家的最高领袖,连议会都得靠边站。而要结束战争状态,那么就得由战时议会向最高法院提出解除战时状态的正式书面请求,最后由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进行投票表决,如果最终多数支持,那么就由最高法院来解除首相的战时权力,同时由帝国皇帝宣布帝国结束战时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在首相交出了战时权力之后,议会恢复正常活动,最高法院也将权力下放给议会,帝国进入到和平时期。而这套体制也最终决定了,就算首相希望利用战时状态来获得巨大的权利,而在最高法院以及帝国皇帝、战时议会的约束下,首相不可能使帝国一直停留在战争状态之中,只要战争结束,那么帝国就将恢复正常状态。

对谈仁皓来说,这些政治问题并不是他关心的,所以他对帝国战时机制的了解也是比较肤浅的,而且在谈仁皓的印象中,数百年来,帝国经历了不下二十次的大规模战争,自张绍廷之后,到大战爆发之前,帝国先后有五次宣布进入战时状态,而且每次都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就恢复了正常状态,所以在谈仁皓看来,由张绍廷首相设立的平时与战时两套政治体制是没有多大问题,如果有人想在这上面做文章的话,那么前几次的战争就已经把帝国拖垮了。

“也许你对政治不是很了解,但你应该知道战时议会吧?”

谈仁皓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可是……”

“战时议会与平常的议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时议会是由议会各大政党,按照所占议席的多少来确定名额,其规模只有平时议会的十分之一。”聂人凤的神色逐渐平静了下来,“而战时议会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也就是说,就算是在让帝国结束战争状态这个问题上,战时议会也只有向最高法院提交建议的权力。而在别的问题上,战时议会只有向首相提交建议的权力,而没有做出决定的权力。”

这一点谈仁皓还是清楚的,在战时,首相就是帝国实际上的老大,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帝国元首,一个象征而已。

“问题就出在这个建议权上,虽然首相一般不会受到战时议会的影响,但是战时议会的建议仍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谈仁皓暗暗一惊,当他注意到校长的神色时,立即明白,这次确实是出大问题了。

……

第十六卷 狂涛袭岸 第十七节 刁难

张绍廷被喻为“现代唐帝国缔造者”,甚至有人称其为“国父”(因为帝国是帝制,所以这个称呼是不受到承认的)。张绍廷的一生为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正式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内阁掌管行政大权,皇帝被彻底架空。正式设立陆海两军,内阁首相为最高军事统帅,确立了现代化的军事体制。改组上下议院,上议院成为象征性议院,下议院掌握帝国实权。设立最高法院,推广“安全审判原则”,奠定了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等等。可以说,在张绍廷这一生中所做的重大事情,都是在为未来数百年帝国的繁荣昌盛打下基础。而这其中,张绍廷一个最为显著的贡献就是正式确立了帝国平战两套基本政治体制。

当初,张绍廷出任首相时,首先要就会的就是守旧派的疯狂攻击,结束国内战争,恢复国家的稳定与和平,张绍廷内阁本身就是诞生在战火中的一界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