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部分 (第1/4页)

当时。美军部署在澳洲的P…51D数量相当有限,而且飞行员的素质很成问题,所以没有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多少作用,美军的整体劣势是不可能通过数量有限的先进战斗机就能弥补的。相对而言,美军需要的是更多的作战飞机,而不是更好的作战飞机,没有数量作为基础,质量是难以在战场上发挥出效果来的。可正是P…51D的出现,让帝国海军立即决定要尽快获得一种更先进的战斗机,或者说是加快了下一种先进战斗机的研制进度。

谈仁皓没有翻开文件,他现在确实提不起多少兴趣来,说白了,他更关心中太平洋上的战局。

“如果这种新式战斗机可以顺利服役的话,那么我们肯定会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到时候,美国佬就不敢嘲笑我们的战斗机笨重,而飞不快了。”郝东觉却显得很有兴趣,他一边说着,还一边点上了烟,没有注意到机舱里十分的狭窄。“我们也确实应该在速度方面赶超一下世界先进水平了。两年前,陆航就首先提出了速度第一的设计观点,不知道海军航空兵,还有装备技术办公室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虽然海军需要更坚固结实的战斗机,但是也不要放弃对速度的要求嘛。对了,你知道美国海军已经装备了一种新的F4U吗?”

谈仁皓点了点头,没有回答郝东觉的话。

“听说这种战斗机的速度比P…51D还要快,如果不是因为几个主要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解决,因此无法部署到航母上去的话,也许美军的航母上就不会是F6F,而全是这种新的F4U了。”郝东觉的神色很是悲愤。“如果到时候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都比我们的战斗机飞得快的话,恐怕装备技术办公室的那批军官就该头痛了。”

“我们对战斗机的要求不仅仅是性能。”谈仁皓忍不住了,“一种新战机投产是很麻烦的事,如果产量上不来怎么办?另外,‘金鹰’的性能并不是完全落后,至少现在并不落后,没有必要立即更换新的战机。”

“我知道,你说的是数量嘛,我们确实有数量优势,可是在保持数量优势的同时,为什么不能争取质量上的优势呢?”

谈仁皓摇了摇头。“这不是口头说两句话就能够办到的,就算速度上去了,如果价格太贵,而无法大批量生产怎么办?如果保养太复杂,导致出勤率过低的话,那有什么意义?还有,操作过于复杂,如果我们的飞行员无法适应的话,那会不会影响到战斗力呢?”

郝东觉也摇了摇头,显然不他完全赞同谈仁皓的观点。

“你应该听说过,美国向俄罗斯提供了不少战斗机,十几种型号,几乎把能给的都给了俄罗斯,可结果呢?俄罗斯的飞行员仍然比较喜欢他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拉'式与‘米格’式战斗机,而不太喜欢美国的战斗机。难道是美国的战斗机不够先进吗?显然不是,就我们所知,俄罗斯的战斗机都很粗糙,有的甚至仍然用钢做结构材料,其加工工艺也很低劣,可实战证明,这些俄制战斗机更能适合俄罗斯战场上的恶劣环境,反而是精致的美国战斗机问题不断。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战场上有不同的情况,首先能够适应战场要求,其次才是追求更好的性能。”

“可这两者也能够结合起来。”

谈仁皓叹了口气,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跟郝东觉说了。

“看看这份文件,你就知道了。”郝东觉笑了起来。

谈仁皓拿起了那份文件,有点不情愿的翻开了,他只希望自己不要感到失望。

第十九卷 蓄势待发 第四节 极限战机

如果说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的话,那么游隼就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类。在飞机发明之前,游隼一直是世界上运动速度最快的动物,其俯冲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00多公里,而在二战之前,几乎没有飞机能够飞得比游隼还要快。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装备部队的最后一种战斗机就是以这种动物命名的,而且这种战斗机一直使用到了大战结束后十几年,在更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装备海军舰载航空兵之后,“游隼”才陆续退役。而在别的国家,这种战斗机甚至使用到了战后三十多年,其身影出现在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游隼”的研制工作早在24年初就开始了,最初的时候,这种由哈飞主要负责研制的战斗机实际上是“金鹰”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如果沈飞的“金鹰”在研制中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就将直接采用哈飞的设计,从而避免因为“金鹰”无法准时服役,而导致帝国海军没有足够先进的战斗机使用。

在“游隼”之前,哈飞是没有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