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部分 (第1/4页)

感到痛心的是,那些在三年前还成天无忧无虑的少年还有青年,恐怕已经大部分在战场上阵亡了,能够活着回来见到自己亲人的又有几个呢?

斯普鲁恩斯只在家里住了三天,他再也呆不下去,他觉得自己也变了,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变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仅仅三年的时间,他就觉得周围的环境是那么的陌生。他没有直接返回珍珠港,而是先去了华盛顿。海军部的办公室就设在了白宫附近的行政大楼里。这是一栋维多利亚式的建筑物,也许算得上是华盛顿最丑陋的建筑物了。当年建筑这栋大楼的人是想用维多利亚式的风格震慑住周围地土著居民,带来一丝安全的感觉。

在这里,斯普鲁恩斯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唐帝国海军不会在年内发动进攻,美国的情报部门已经获得了唐帝国国内的一些情报,并且判断出唐帝国国内出了问题,因此其海军很难在这个时候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最多维持住现在在澳洲那边的进攻行动,并且确保在中太平洋上的优势。

这几乎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在与唐帝国海军作战地这三年时间里,只要有时间,斯普鲁恩斯就会去找一些唐帝国的资料,更多的了解这个对手。本来,斯普鲁恩斯就是一个很博学的人,而且他对历史也比较有研究。在阅读了大量唐帝国的资料后。斯普鲁恩斯得出了一个结论:真正能够击败唐帝国的绝不是外界的敌人,因为上千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外界敌人击败过这个国家与民族,唐帝国真正的敌人是他自己,因为上千年来,唐帝国输掉的每一次战争几乎都是因为其国内动乱而导致的!

这个观点差点让斯普鲁恩斯绝望,因为这证明了美国,即使算上英国等所有地盟国,就算是全世界共同对抗唐帝国,也不见得能够击败唐帝国。这就如同第一次全球战争地结果一样。在德国几乎快要战败,波斯帝国内忧外困,只剩下了唐帝国在坚持作战的时候。唐帝国仍然能够击败所有的敌人,如果不是美国及时出面“调停”,并且施加强大地政治与军事压力的话,唐帝国将肯定能够最终击败英法等敌对国,再次获得胜利。

这同样也让斯普鲁恩斯看到了希望,特别是他在海军部看到那份情报时,更是觉得希望很大。如果唐帝国爆发内乱的话,就算唐帝国海陆两军仍然坚持奋战,可最终,唐帝国肯定会乞求和平。到时候。就算无法真正击败唐帝国,战争也会结束,而且是以有利于美国的方式结束,唐帝国在战争期间的所有战果都将化为泡影,甚至连起战前所拥有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这样,唐帝国的国力必然会被严重削弱,当战争再次爆发的时候,唐帝国战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因为所掌握的情报相当有限,所以斯普鲁恩斯对唐帝国国内发生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可如同他一样。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唐帝国的内乱上,而且都很清楚,如果唐帝国首相薛希岳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话,那么唐帝国就完蛋了。事情发展的速度超过了斯普鲁恩斯的预料,就在斯普鲁恩斯回到了珍珠港之后不久,新的消息就送了过来,唐帝国首相已经平息了国内矛盾,在内部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而且是通过最高法院,兵不刃血的就获得了内部斗争的胜利。唐帝国没有发生内乱,也没有爆发内战,唐帝国地军队仍然在前线奋勇作战,战争仍然在朝着对美国很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收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斯普鲁恩斯知道战争结束了,至少在他看来,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就已经等同于结束了。唐帝国仍然在作战,而且在其内部矛盾被平息下去之后,唐帝国能够爆发出来的战争实力将远远超过美国,就算此时美国没有经历那么多的失败,仍然处于巅峰状态,就算美国海军没有在战争中损失一艘战舰,拥有十几艘航母,也不可能在太平洋上取得胜利,更不可能获得这次战争的胜利。

如果斯普鲁恩斯是美国总统的话,他会谋求和平,某求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结束美国公民,以及美国军人的困难与牺牲。可斯普鲁恩斯不是总统,他也不是政治家,他也没有用政治家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当时,美国国内确实出现了反战浪潮,可都被迅速的平定了下去,甚至可以说是镇压了下去。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结束战争,选择向敌人乞求和平,这与自杀没有两样。而当所有的政治家都抱着这个想法的时候,那么战争就不可能结束,直到美国被彻底击败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也正因为斯普鲁恩斯不是政治家,不是总统,所以他无法决定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他只能服从命令,继续在战场上奋战,尽到一个职业军人的职责与义务。可以说,到此时,支持着斯普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