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部分 (第1/4页)

可是在你死我活的舰队防空作战中,十几分钟的时间往往能够决定舰队的生死,很多时候,甚至多一次拦截的机会都能够改变战斗的结果!

王志华的机群距离战场稍微远一点,他没有直接迎上去,而是让战斗机分成了上下两批,并且迅速加速,朝着美军机群的左侧,即东面绕了过去。这是王志华作战的一个特点,他很少与敌人进行正面对抗,与地面上的战斗一样,从侧翼发动的攻击往往更为有效。只要安士乐他们能够在正面坚持下来,王志华机群从侧翼发动的突击就能够迅速的击溃美军的轰炸机群,为拦截下一支轰炸机群赢得时间。

可以看出,王志华是一个很有头脑的战士。舰队防空作战与护航作战截然不同,舰队防空作战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击落多少敌机,而是时间。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在舰队防空作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另外,击溃敌机机群远比花更多的时间歼灭敌机更为重要。被击溃了敌轰炸机群对舰队的威胁会降低很多,只有那些集中在一起的敌轰炸机才是真正的威胁!

这也正是经验在战斗中的重大一样,王志华与安士乐的经验不是美军通过训练就能够获得的,只有身经百战的战士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也正是帝国海军的优势所在,从一开始,经验就成为了主宰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

第二十卷 逐鹿大洋 第五十一节 悔之晚矣

在斯普鲁恩斯离开了舰队之后,米切尔将他的参谋长安排到了第51特混舰队,担任了临时的特混舰队司令官。现在,米切尔已经是第五舰队的临时司令官了,连特纳都得听从他的指挥。为此,米切尔没有感到有半点高兴的地方,他与斯普鲁恩斯没有私仇,也没有私人的矛盾。在米切尔看来,他与斯普鲁恩斯的矛盾是对舰队作战行动理解上的差别,而不是私人问题。因此,米切尔并不为斯普鲁恩斯的离开而高兴,他只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只有这么做,才能够让第五舰队获得胜利。至少,现在尼米兹已经支持了他的决定,不然斯普鲁恩斯也不会离开第五舰队了。

20日夜,在结束了与珍珠港的通信之后,米切尔就下令舰队南下。他不是返回珍珠港,而是要与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决战。与斯普鲁恩斯的判断一样,米切尔坚信唐帝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并没有离开战场,仍然在瓦胡岛附近徘徊,因此,与敌人决战的最好途径就是直接南下,寻找机会!

这次与米切尔产生矛盾的是特纳,作为第52特混舰队司令官,特纳有权利提出他的建议,而特纳仍然坚决主张避开敌人的主力舰队,最好先返回旧金山,等到舰队休整充足,航空兵得到了补充,战舰装满了燃料与炸弹之后再去与敌人决战。可特纳不是斯普鲁恩斯,他也无权改变米切尔的决定。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在编排三支特混舰队的时候米切尔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按照以往的编制,第51特混舰队与第52特混舰队是一起行动的,相对而言,第53特混舰队还要更灵活一些,而现在特纳不主张南下,如果把第52特混舰队顶到前面去的话,那就只能让特纳来指挥两支特混舰队,而特纳的消极避战态度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得已之下。米切尔只能把第51特混舰队与第53特混舰队编在一起,由自己来统一指挥,而把第52特混舰队留在了后面,可这仍然没有能够解决问题。

特纳一直反对南下,而当时又无法解除特纳地职权,因为米切尔手里没有可以顶替特纳的人选了,尼米兹也不会让米切尔这么做。斯普鲁恩斯离开的事情已经对第五舰队的官兵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现在舰队还在执行作战任务。如果同时换掉舰队的司令官与参谋长的话,那肯定会带来更坏的影响。最终,米切尔不得不妥协,让特纳率领舰队先向东航行,然后再绕过来。也就是说,特纳的坚持起到了效果,至少第52特混舰队不会跟着米切尔一起去“送死”了。为了保证一起行动,第52特混舰队没有能够完全脱离战场,在天亮前后,第52特混舰队没有在米切尔地西北方向上。而是在东北方向上。与航行在最前面的第53特混舰队距离大概有120海里。

沈广威的侦察机首先发现的正是第53特混舰队,而紧随其后的是第51特混舰队。因为与特纳争论花了不少的时间,还得安排侦察工作。米切尔一直来不及调整两支特混舰队的状态,等到沈广威的侦察机到达的时候,两支特混舰队的距离不过20海里左右,根本就无法避免被同时发现地噩运!

当那架连续避开了十几架战斗机地拦截,穿过了第53特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