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0海里,就算做单程自杀式攻击,也需要至少三个半小时的飞行时间,到时候第一批轰炸机群就已经返回舰队了,而30架战斗机足够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在此情况下,斯普鲁恩斯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为舰队保留防空战斗机,而他在第一批轰炸机群中安排30架战斗机的目的除了让这30架战斗机最先返回舰队之外,还可以为轰炸机提供一定地掩护。谁能保证威克岛上的那些唐帝国的战斗机不会做单程出击,为登陆舰队提供防空掩护?至少,斯普鲁恩斯是绝不会怀疑唐帝国飞行员的勇气的。

斯普鲁恩斯地担心并没有错。韩绍锋发给战区司令部的那封电报被威克岛上的航空兵司令部截获了。而在夜间。他们就收到了廖汉翔的消息,要尽量为登陆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因此,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在夜间就做好了起飞准备。可谁也没有想到美军地打击会来得如此的迅速,而此时登陆舰队距离威克岛还有400海里!

“隼”式战斗机在执行对地猎杀任务的时候,如果挂载一具大型副油箱的话,其作战半径是完全可以达到400海里的。在对日作战的时候,就有很多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隼”式战斗机飞出了这个距离,有的甚至飞到了450海里外去投下炸弹。可问题是,执行制空任务的时候,战斗机必须要保存至少三分之一的空战用油,即使是挂一具大型副油箱,在中途以最佳巡航速度飞行,其作战半径也就只有350海里,而且这只能保证战斗机执行最多十分钟地空战任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战斗机一般只为轰炸机护航,而不是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

停在威克岛机场上的那36架“隼”全都挂着大型副油箱。而且没有挂任何外挂武器,只是将航炮地弹舱里装满了炮弹。在接到消息后,36名正在待命的飞行员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就冲向了他们的战斗机。第一架“隼”在七点十五分的时候就升空了。五分钟内,36架战斗机以双机同时起飞的方式,全部离开了机场,朝着登陆舰队的方向飞去。

这批战斗机没有以最佳的巡航速度飞行,而是以每小时220节的最快巡航速度在飞行,结果是,所有的战斗机在到达了登陆舰队上空之后,就算不与敌人的战机进行空战,他们都无法返回威克岛,最后只能在海面上迫降,或者是跳伞。36名飞行员没有考虑过要返回威克岛的问题,他们所想到的只是赶在美军轰炸机群之前到达登陆舰队上空,为这支严重缺乏防空力量的舰队提供掩护。

这批战斗机需要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同时间内,登陆舰队将向南航行大概40海里,因此航程缩短了40海里)到达登陆舰队上空。

而美国第51特混舰队派出轰炸机群的时候,距离登陆舰队仅仅只有200海里,而这批轰炸机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登陆舰队上空。

双方都在抢时间,率领“隼”式机群的王啸天少校很清楚眼前的局势。夜间,在廖汉翔发来消息的时候,他就将手下的飞行员集中了起来,把情况大概讲了一下,同时将送来的情报告诉给了其他人。虽然王啸天没有能够进入舰载航空兵部队(这是海航最精锐的部队,只有最为优秀的飞行员才有资格到航母上服役),对舰队决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知道,廖汉翔将军在半夜发来电报,要他们做好出发的准备,情况肯定万分紧急。

如果不是因为挂了副油箱,战斗机的速度无法继续提高的话,王啸天肯定会让机群飞得再快一点。400海里这个距离太远了,如果他们晚,一步到达的话,那么36架战斗机将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看着燃料表上飞速转动着的数字(战斗机上的燃油表有两种显示方式,一是中间的指针,二是表盘右下方的指数表,其中指数代表升,而指针的一个大刻度代表一百升),王啸天心急如焚,他急的不是燃料消耗的速度,而是飞机的飞行速度。

王啸天是山西人,他与大部分的山西人不一样,没有去跑江湖。在他中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海航到山西招收新兵,当时航空兵可以说是一个热门行业,不但待遇好,而且还可以接触到飞机,王啸天就是在这个时候报名参军的,他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海航录取,并且在当年就进入了海航的航空兵学院(不是郝东觉毕业的那所学院)。可结果并没有他想像地那么好,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因为身体素质不如别的同期学员。王啸天没有被分配到战斗机部队去,而是被分配去学习驾驶侦察机。在战争爆发之前,王啸天在海航地巡逻机部队服役。并且已经成为了一名少尉军官。

战争爆发之后,海航损失了大批的飞行员。特别是战斗机与轰炸机飞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