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美军登陆作战遇到挫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战前的火力准备不充足。登陆作战中,制海权,制空权是表面上的关键因素,可这两个因素要发挥作用,最后都得落实到火力上来,没有充足的火力准备,登陆作战行动就不会顺利,甚至将彻底失败。在战争爆发的初期,唐帝国陆战队也在这上面吃了很多亏。比如登陆琉球岛的作战行动。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地火力准备极不到位,最后的结果是,损失数万官兵。花了数个月的时间才打下了这座岛屿!唐帝国陆战队很快就吸取了教训,在后来。特别是在与美军作战的时候,几乎每次登陆作战的前期都有好几天地炮火准备时间,轰炸,炮击等等全都用上,在陆战队上岸之前。敌人的防御系统就几乎被击溃了,登陆作战自然就容易了许多。

不是说美军陆战队不知道这个原则。参战一年多,虽然美军没有在太平洋上发动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但是却打了几十次的反登陆作战,在反登陆作战中,美军也早就发现,对他威胁最大的不是上岸的唐帝国陆战队官兵,而是在陆战队上岸之前地那些战舰打来的炮弹,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以塞班岛登陆作战为例,在唐帝国陆战队上岸之前的炮火准备超过了五天。超过七成的暴露防御工事被摧毁,唐帝国的战舰,轰炸机在这几天之内投下了超过两万吨的弹药。结果,在唐帝国陆战队上岸的时候,美军防御部队几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现在的问题是,美军舰队没有时间来进行炮火准备。实际上,这也正是该计划中一个巨大地漏洞,斯普鲁恩斯没有考虑到登陆作战的艰难性,认为只要夺取了制海权与制空权,用四万打八千,那肯定是必胜无疑的。美军确实会获得胜利,可是在获胜之前所付出地代价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的。

威克岛上的帝国陆战队指挥官会每一个小时发出一封电报,向廖汉翔报告战场上的情况。而廖汉翔会在收到两三次电报之后,将总结出来地战报发给颜国忠与海军司令部,随后这些消息就会被送到谈仁皓这里来。对于陆战队在威克岛上的顽强战斗,谈仁皓只能感慨。如果威克岛上有15000名陆战队官兵的话,那美军的登陆行动就将彻底失败。可问题是,在此之前,原本驻守威克岛的大部分陆战队已经被调往了中途岛,廖汉翔手里也没有多余的兵力了,现在整条防线上都吃紧呢。如果不是紧急增援的3000兵力的话,那么现在威克岛就已经沦陷了。

谈仁皓还在耐心的等待着,至少现在的所有消息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哈尔西还在珊瑚海里活动,而没有前往中太平洋。他也忙到了十二点多才去睡觉,等他在清晨六点多回到司令舱的时候,一条重要的消息送来了:第二特混舰队已经到达了威克岛西南大概500海里的海域!

此时,指挥第二特混舰队的是郑冠华准将。他在“中途岛海战”中只受了轻伤,现在大部分的伤口都快好了。这次舰队是紧急出动,在收到了廖汉翔将军的命令后,郑冠华就立即率领舰队出发了。准确地说,是得到了加强的“贝尔湖”号航母战斗群出发了。

因为“玄武”号的损伤无法在阿普拉港修理,所以郑冠华无法将这艘最强大的防空战舰编制在舰队里面。为“贝尔湖”号航母护航的有三艘“李靖”级大型防空巡洋舰,两艘“江河”级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另外,郑冠华还将两艘“节气”级重巡洋舰,另外十二艘驱逐舰全都带上了,这是当时第二特混舰队的全部家底。

离开阿普拉港的时候,郑冠华被明确告知,他的任务不是去干掉美舰队,而是迫使美舰队离开威克岛,让后继出发的运输船队到达威克岛,好让威克岛上的守军能够坚持下去。因此,第二特混舰队走的是南面的航线,尽量在加罗林群岛的岸基战机的掩护下前进,避免遭到突然打击。

这也是郑冠华第一次单独指挥舰队作战,就算现在第二特混舰队最多只算得上是一支加强了的航母战斗群,可是他很清楚,这是帝国海军现在在中太平洋上唯一的一支航母战斗群了。廖汉翔已经向海军司令部提出增援两艘小型航母的要求,可现在这两艘小型航母还在长江外训练呢,而且海军司令部没有立即答应这个要求。郑冠华没有别的指望,既然是让他去拖住敌人,他就只能小心应付了。

一整天,郑冠华都在思考这次的作战行动。他也收到了相关的情报,美舰队里有三艘小型航母,这三艘小型航母的航空打击力量与“贝尔湖”号航母战斗群是相当的,也就是说,双方都可以给对方致命一击。可郑冠华也有个疑问,那就是,美军轰炸机在威克岛上出现的频率也太高了一点吧?一天之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