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部分 (第2/4页)

想与我大明结交,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能以我大明的丝绸、茶叶和粮食等物换取了蒙古人的马匹,对我大明的边军战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啊。可这些人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呢?”

其实这就是那些只是在京城为官,不知边塞情况的官员们的不足之处了。他们所看重的多是一些虚的,比如名,比如礼。而唐枫之所以与他们的看法全不相同,除了因为他是有着现代意识的人之外,还因为他曾去过辽东,知道明军与那些游牧民族军队相比的不足之处。奈何现在的他不但不能上朝中说话,就是发表自己的意思都做不到,这不能不让唐枫为之叹息了。

正当唐枫在家里不无担心,却有力无处使的时候,一名家人突然进来报道:“老爷,外面来了几名生人,说是您的朋友想要请见于你。”

“哦?他们可报了自己的姓名吗?”唐枫随口问道。

“那些人说他们的主人乃是京城人氏,姓朱,唤作朱信。他说曾与您在京城的酒楼里见过面的。”

“朱信……朱……信”唐枫在口里喃喃地念了两遍之后,突然想到了来人的身份,忙站起了身来:“快,快带我去迎接皇……”话没说完,已经拔腿直往外而去。那仆人很是奇怪地在后嘀咕道:“明明叫朱信,老爷怎么还说他叫黄什么啊?”

第545章 分析利弊

“草民唐枫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将来人迎进了自己的书房,又遣走了下人之后,唐枫连忙跪下行礼道。正如他所料想的一般,来者正是当今大明的天子崇祯皇帝朱由检。见他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崇祯面带笑容地一挥手:“你起来吧,今日你是主,我是客,你也不是朝中的官员了,这些俗礼能免就免了吧。”

“是。”唐枫答应了一声,请皇帝上坐之后,也老实不客气地陪坐了下来。虽然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该注意什么样的礼节,但真要他如一般的臣子一样小心翼翼的,却也不成。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再委屈自己,很是自然地就坐在了下首。

“你可知道朕今日来你府上为的是什么事吗?”崇祯看了他一眼后才开口问道。

“应该是为了蒙古人的事情吧。今日有那蒙古的使者进宫面圣,朝上众位大人想必无法得出一个一致的意见,所以皇上才会面有忧虑之色。不知草民说的可对?”唐枫略一思忖之后,便如实说道。他知道在崇祯面前,说实话是最明智的选择了。

“嘿,看来你虽然已经被罢了官,可这消息却依旧很是灵通哪。”崇祯笑了一声后道:“不错,朕确是在为此事烦恼。那蒙古使者所说的也有他的道理,虽然我大明与蒙古在过去的百多年来征战不断,可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若是现在他们肯臣服我大明之下,我们与其重开那边境的榷场也不是什么不能做的事情。只是……”

见皇帝微带犹豫地停了下来,唐枫便接口说道:“陛下可是因为怕有人不服,以及怕那些蒙古人在自身的困境脱离之后翻脸不认而心生疑虑?”

“不错,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这蒙古人毕竟是外族,即便现在我们帮了他们,可一旦他们自身实力强大了,怎么还肯屈居我大明之下呢?到时候说不定会因此而为我后世子孙培养出了一个更加厉害的敌人,那今后的子孙会怎么评说朕这个祖宗呢?”

“皇上,您的担忧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却只是着眼于以前我们与蒙古的矛盾而已。其实在草民看来,只要这一次双方真能缔结联盟,能在边境之上互通有无,这一切都不可能再出现了。”唐枫一面说着,一面注意着崇祯的神色。

“此话怎讲?”皇帝并没有因为唐枫的话而有丝毫的怒意,只是好奇地问道。

“皇上,您以为那些蒙古人与我大明的军队相比孰强孰弱?”

“这个……若是论个人的勇武的话,该是那些蒙人更强一些,可若是论整队人马的战斗能力的话,我大明的精兵强将自不会怕了他们。”

“皇上圣明!事实确是如此,若不然,我大明也不可能百多年来御敌于长城之外了。我大明在边境上所屯的兵力就有数十万之众,每一次当蒙人袭来时,都有一场好战,虽然他们有所劫掠,但是他们也会付出数百勇士的性命的代价。

“现在若是我大明肯开了这榷场,和他们以物易物的话,他们还会冒着被人杀死的风险来抢掠吗?草民以为,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谁不惜命,当有更安全便利的办法时,谁会去铤而走险呢?所以陛下您根本就不用担心在这一次后,蒙人会出尔反尔,再对我大明动兵。”

崇祯在那听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